电信业三分天下 大小灵通能用多久
本报记者 路其强
中国电信市场三分了天下。没有拿到移动业务的经营权限时,中国网通与中国电信在北方市场分别推出了“小灵通”与“大灵通”业务,在当时,大小灵通扮演了固话业务下滑时“救世主”的角色。
如今,新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站在了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小灵通”与“大灵通”会有怎样一种结果,成为石家庄许多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
大小灵通政策不同
昨天,在西大街上的中国电信营业厅,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营业厅不办理“大灵通”业务了,但是,中国电信的业务代理商可以办理。
中山路上原中国网通一家营业厅内,记者在服务台上发现3份与“小灵通”相关的文书——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登记表、小灵通优惠协议书、同号小灵通入网协议书。听记者要办理小灵通业务,服务人员热情地递上了一份宣传材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小灵通的“主套餐资费”和“可选增值优惠”。服务人员说,这些优惠政策是今年1月份推出的,一直执行到现在。在原网通公司的任何一家营业厅中,小灵通用户办理入网、销号、业务变更都很方便。在青园街上的一家联通营业厅内,服务人员则告诉记者,联通的营业厅,因为设备没有完成互通,所以还不能办理小灵通业务。
中国电信石家庄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目前的态势下,中国电信已经停止发展“大灵通”新用户,更不会出台优惠政策去吸引客户。但是,如果有用户确实需要办理大灵通业务,一些电信代理商那里还是可以办理的。但是,这些电信代理商给用户的号码,都是原大灵通用户退网后留下的,大灵通不会再增加一个新号码。
中国联通石家庄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小灵通会如何变化,因为目前联通公司与原网通公司的人员及设备整合还未完成,所以不会有新政策,目前采取的政策就是“延续原网通公司的政策”,用户办理小灵通的一切业务都是自由的。
何去何从争论激烈
虽然从目前来看,大小灵通的市场都风平浪静,但在中国电信市场三分天下后,关于大小灵通何去何从的争论却是激烈的。
已经退休多年的刘红斌老人一直是小灵通的忠实用户,他说,自己平时电话量很少,又不出远门,用小灵通非常方便,资费也便宜。所以,虽然儿女们总动员他换个手机,但他一直没有换。
原网通营业厅服务人员给记者的宣传材料上写着:“选择小灵通,打久了不头疼,打多了不心疼”。的确,价格低廉,特别是小灵通的发射功率仅为10毫瓦,是难得的“绿色”技术,曾经是它冲入市场后得人青睐的重要原因。也同样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一些业内人士依然认为,中国电信的大灵通和原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绝对不会就此退出市场,而且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城镇低端用户和一些通讯欠发达的地区。
但大多数的业内人士认为,大小灵通退出市场只是早晚的事情。因为从大小灵通产生的背景看,当时,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固话在移动、联通两个运营商的严重挤压下,市场严重萎缩,为应对竞争,保护自己的固话市场,大小灵通作为固话的一种有益补充进入了市场。所以,在中国电信市场如今“三分天下”,网通和电信公司同时拥有了移动业务的经营资格,可以在同等位置参与市场竞争时,大小灵通甚至连“鸡肋”都称不上了。总之,大小灵通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技术以及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决定了,它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至于大小灵通原来的竞争优势,有业内人士认为,2007年开始,手机通话“半遮面”式的单向收费政策,已经让小灵通业务处于生死边缘。在价格上,大小灵通已经没有了优越性可言。至于它“环保绿色”的长处,随着通讯技术的改善,只怕也不能称其为长处了。
目前的市场状况,也似乎验证了后者的观点。省会范西路上一家经营小灵通的通讯店负责人说,如今来办小灵通业务的用户实在太少了,正准备不干了。记者发现,一家网站针对小灵通前途的调查显示,有69%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小灵通迟早会消失,而看好小灵通的消费者,仅有6%的比例。
如果说对未来小灵通的命运,消费者还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那中国电信的大灵通基本上已经有了它的归宿。中国电信石家庄分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说,在CDMA网络完成从联通公司的彻底切割后,电信公司已经在考虑:让原来的大灵通用户全部转为CDMA业务,这项工作有可能在年底展开。
也有媒体报道说,因为1900-1920MHz的频段当前正被小灵通占用,而现如今我国电信行业的频率资源已经非常紧张,正有电信行业的高层人士呼吁让小灵通退市。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大灵通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小灵通的未来。而如果小灵通不想被淹没在3G的浪潮中,就应该花大力气在技术及各项服务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完成本次的市场“突围”。
用户:不损害消费者权益,如何变化不重要
昨天,原中国网通中山路上的一家营业厅内,张先生正在办理小灵通的交费业务。张先生说,他一直用着小灵通,在市区使用,感觉还不错。
对于小灵通“还能用多久”的问题,张先生好像不是很关心。他说他原来用着一个BP机,当初费用交到了2008年。BP机退出市场后,联通公司把服务费给退了。从BP机事件中,张先生的结论是:即使以后小灵通的服务没有了,有合并后的新中国联通公司在,消费者不用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一位多年从事通讯行业业务代理的老板说,这些年见惯了各种通讯业务的起起浮浮,小灵通无论退出市场还是在消费者手中“坚挺”,都不会是意外,这已经完全成了一种市场行为。只要在这种变化中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大家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