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室性早搏的王先生,常年服用某种抗心律失常药,对控制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王先生隐隐约约感到肝区疼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肝功能严重损害。早年王先生曾经患过乙型肝炎,可治愈后肝功能情况一直良好。
医生认为,王先生肝功能损害与其所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关。因为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上写着:肝或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知道原委后,王先生只能怪自己不好,因为他服药从来不看说明书。
患者:忽视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 其实,像王先生那样吃药不看说明的人很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占多数。某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中老年居民按照说明书用药。很显然,大部分中老年人没有意识到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或者是阅读药品说明书存在一定的困难。
张女士患高血压已有30多年,或许是“久病成良医”的缘故,在上医院看病的时候,她喜欢“指挥”医生开处方,然后回到家里不看说明书,任意联合使用药品或者是随意加减药品剂量。听人说,服用利尿剂能够降低血压,因此,张女士长期服用可乐定加上利尿剂,并且还服用了硝本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替米沙坦胶囊等,而且剂量很大。当时,张女士的丈夫在一旁劝说:“服药应该问一下医师或药师,还应该看一下药品说明书。”谁知张女士不以为然,回答说:“你懂什么,我已经是老高血压了,用不着看药品说明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也未必比我懂得多。”见此情景,张女士的丈夫也没有再多言。谁知有一天,张女士突然间感到天旋地转,倒在床上。家人见状,立即打电话给医疗救护中心。到了医院,医生给张女士测量血压后,发现她的血压很低。CT检查显示,张女士患有脑梗塞。医生向其家人了解情况后指出,吃药应该遵医嘱,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明服用。张女士由于没有按照说明书规定,用药剂量过大、品种过多,造成血压过低而导致脑梗塞。
张女士是“老经验碰到新问题”。与张女士相比,刘老汉服药“历史”还要“悠久”,但是他并没有倚老卖老,服药前总是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过最近以来,刘老汉似乎不太“谦虚”了。到药店买了非处方药后,不看说明书就服用了。实际上,这不能过于责怪刘老汉。他对笔者说,现在有的药品说明书上的字实在太小,好比是微型说明书,带了老花眼镜也看不清,还要加上放大镜,考虑到是非处方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所以也不“谦虚”了。
专家:建议消费者认真阅读说明书 针对中老年人服药不看说明书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因不看说明书而引起不合理用药的事情屡有发生,一些用药的后遗症已经产生。
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药品说明书是帮助患者认识和了解药品的良好途径,但一些人在服药前不看或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这给安全用药带来了隐患。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服用前都应该先看明白说明书。处方药虽然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但医生有时因事务繁忙等原因,对药品的解释并不很全面、很清楚,所以在遵医嘱的同时应该认真阅读说明书。但是,有些中老年患者习惯按照以前看病的医生医嘱服药,或者按照以往习惯用药。另外,一部分人服药受到亲戚朋友的影响,听亲戚朋友推荐用药,甚至用他们剩下来或者要来的药品。还有一部分人则自作主张,随意增药或减药,稍有好转就停药或频繁更换药品。由此,造成了一些用药不良反应的现象。
对于非处方药,也应认真阅读说明书,谨慎服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非处方药虽然是经过医药学专家的严格遴选,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它们仍然是药品,因此,在使用时同样要十分谨慎。
非处方药是消费者自行购买使用的药品,不像处方药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所以药品说明书就是指导用药的最重要的信息,它告诉患者药品的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要求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缓解一些常见病症之目的。
当然,有的药品说明书由于内容太“丰富”,字印得密密麻麻,还有的说明书写得太专业,消费者难以阅读明白,使消费者在阅读说明书方面打了折扣。
为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遵医嘱的同时应该认真阅读说明书,以防药源性疾病的产生。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多为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着想,说明书最好不要搞成“微缩品”。使用说明在注重专业化的同时,也应兼顾通俗性,毕竟消费者是药品消费的“最终端”,不应忽视这部分重要的群体。 (来源:太原日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