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1月4日电(记者包蹇)上海法院“司法护权、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今日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上海法院近三十年来,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能力与水平,尤其从1994年上海建立知识产权审判庭以来,共审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9000多件,无一件案件被最高法院二审或再审改判,取得明显成效。
上海法院自1979年《刑法》首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并于1980年实施后,就开始审理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并随着《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相继出台,开始陆续审理商标权纠纷、专利权纠纷、著作权纠纷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近30年来来,上海法院努力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1994年起在市高、中级法院同时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并先后在浦东法院、黄浦法院、杨浦法院分别成立知识产权庭。浦东法院还在全国法院系统中率先尝试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三合一”审判模式。努力建设专业化审判队伍,并通过加强国内外培训交流等方式培养专业化、专家型知识产权法官,目前已具备一支学历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化审判队伍,不少资深法官已成为知识产权法律专家。上海法院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滥用知识产权。1994年1月—2008年9月,上海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一、二审案件9765件,审结9121件;共受理知识产权一、二审刑事案件681件,审结680件,其中包括许多因涉及知名人士、知名商标、知名企业而广受社会关注的案件。在案件审理中,法院努力降低诉讼成本、积极谨慎采取临时司法措施、妥善保护商业秘密等措施依法降低维权成本,通过依法加大侵权赔偿与制裁力度、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加大刑事处罚等措施提高侵权代价,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尤其在刑事处罚方面,2003年至2007年,上海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犯罪一审案件303件468人,审结生效288件471人,在判处471中,判处3-7年有期徒刑的达到33人。
据悉,上海法院在本次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期间,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公开开庭审理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领事馆官员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旁听庭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有关方面对上海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公布《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0年典型案例》;公布上海法院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相关措施;举行集中宣判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纲要》要求,进一步增进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透明度。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