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源价格体制使我国能源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专家指出,人为造成的低能源价格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能源使用的低效率和需求的过快增长,这种粗放型的能源消耗战略必须改变,而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也为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打开了时间之窗。
市场定价难在何处 中国较长时期奉行的低能源价格政策,导致了价格没有反映出能源使用的真实成本,加剧了能源供需不平衡矛盾,造成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严重浪费和能源产品的短缺,“油荒”、“电荒”都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在能源改革的大势所趋下,理顺价格机制却存在不少的阻力。
江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目前能源改革最大的制约是能源的价格由低变高会直接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大,从而削弱企业的利润。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会引发企业破产,甚至造成大量的失业。与之相对应,能源价格的走高,会直接增加弱势群体的生活成本,从而要求政府增加补贴,而现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非常大。其次,能源价格的提高,可能引发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政府全力保增长的背景下,这也会增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压力。
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还有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于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如何协调部门利益也成为保证改革顺利推进的题中之意。
改革渐行渐近 虽然短期来看,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可能会给物价上涨带来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根源于能源产品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大力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国内放开资源要素价格,理顺相对价格关系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既然国际油价从每桶147美元的高点跌到了80美元以下,我们应该抓紧时机放开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让油价随行就市。与此同时,调整能源价格结构,使之进一步市场化,也是可以大刀阔斧和有步骤地进行。能源价格如此,其他资源要素价格也一样。这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千载难逢的良机。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也表示,国家要尽快取消临时价格干预政策,推进价格改革,让相对价格发挥更大作用,这样将增加经济调整的灵活性。
魏凤春认为,目前能源价格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一是国家财政压力较大,改革的动力十足,因为这会减少政府的补贴;二是始自2002年的节能减排成效相对明显,但是边际效应开始减弱,通过能源市场的价格变动来改变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是最好的节能减排的方法。但是魏凤春也强调,在金融危机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利用相对有利的时机,与国际能源巨头进行谈判,进行国际的能源供给与定价的改革,掌握主动权。在保证能源供给稳定的框架内,进行能源价格改革才是好的时机。目前中国与俄罗斯进行的石油合作便是重要一例。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担忧,在中国应对外部冲击有限的条件下,能源价格完全市场化,特别是按国际市场的价格来变动,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公共的风险在逐步加大。对此牛犁表示,只有在国际能源价格较低的时候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这样改革的成本相对较低,改革通过的阻力也相对较小。而在能源价格波动剧烈的时候,政府应该向弱势群体,向受到冲击过大的领域进行配套补贴,保证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用。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