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江国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4日发布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我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有效恢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区农业、工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生产,优化提升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工业发展达到或高于灾前水平。
上述规划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与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据国务
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共同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提出灾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就业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合理安排原地恢复、原地重建与异地新建,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的生产力布局定位和重建目标,即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和灾前产业发展基础,区分规划区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力布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发展旅游业则发展旅游业。
专项规划包括灾前产业概况及受损情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生产力布局定位和方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资金需求与筹措,政策措施,规划实施和重建项目附表等八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