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中关村科技园区”,经过20年的风雨历练,如今的北京中关村已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成为“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地方”——
中关村夜景
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北京中关村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从科技人员自筹资金“下海”创业到大批“海归”携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回来创业,从单一企业的独立创新发展到联盟和集群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从“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试验探索到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深层次改革……与20年前相比,中关村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成为新兴创新中心 中关村曾创造过这样的辉煌:每4.8分钟诞生一家企业,每3.6天就有一家企业跻身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行列。如今的中关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
过去20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总收入高速增长,近年年均增长达到40%。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超过9000亿元,占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中关村每年技术交易额占全国的1/4以上,其中6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预计2015年,园区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将达到200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1000家,园区总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说。
创新人才高度集聚 20年来,许多科技人员在中关村这片沃土成长为创业投资家和企业家,中关村由此成为中国创业最活跃、高素质人才最集中的区域。
据统计,近年来,中关村每年新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每年新增高素质人才就业岗位4万个,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此外,海外留学人员到中关村创业逐步形成热潮,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两家留学人员企业成立,创业企业累计达4500家,从业的留学人员近1万人,在中关村工作的外籍技术人员超过4000人。
“目前,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孵化器已达25家,总孵化面积55万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1500家,累计孵化企业2200多家。”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生服务总部主任颜梅介绍说。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从代理电子产品闻名一时的电子一条街,到今天自主创新的基地,中关村实现了“贸工技”到“技工贸”跨越。
1992年,23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冯军,怀揣仅有的230元和创业的梦想,来到“电子一条街”注册了一个只有2平方米的柜台。由5元的利润起步,从机箱到键盘再到移动存储产品,创建了“爱国者”品牌。随着“中国制造”日渐被“中国创造”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技术与产品在中关村诞生。200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就有6大类100多项自主创新产品应用于北京奥运会。
如今,中关村企业已组成了TD-SCDMA、闪联、SCDMA、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文化创意等20个产业技术联盟,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协同创新的转变,并向产业集群升级。
先行改革取得突破 中关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
在法制建设方面,中关村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此外,全国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自然人与外商合资的企业、第一家科技成果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都出现在中关村。通过突破体制机制束缚,中关村充分发挥改革先行先试作用,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中关村又围绕集聚创新资源,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工商登记注册、投融资、信用、知识产权、股权激励、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特别是开展了“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贷款的试点,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