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816家企业参展。新华社记者任沁沁摄
11月2日,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第三期开幕。展馆内,各国采购商在各展厅间奔走,受出口退税率上调利好刺激,中国参展商底气也明显回升,卖力推销产品,期望签订更多订单。
本届广交会在全球金融海啸中拉开帷幕,第一、二期累计到会采购商14.05万人,成交247.6亿美元。
其中,机电、家具、玩具等商品的成交均有所下降,显示金融海啸对“中国制造”已形成冲击。
外贸寒冬到底有多冷 全球金融危机开始逐步影响实体经济,尤其对中国外贸出口冲击较大。作为对外贸易“风向标”和“晴雨表”的广交会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欧美客商明显减少,外商下单普遍比较谨慎。在记者采访的客商中,外贸订单平均减少30%。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勇力,给记者提供了一份该集团的进出口情况资料。资料显示,今年前10个月,该集团来自美国的订单数量减少了15%。此外,国外客户还要求降低出口商品价格。而随着工人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进出口运输成本上扬,出口企业普遍感到压力。
从2005年7月开始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20.6%,这对出口毛利率不到5%的纺织产品来说,汇率变动,利润全消。
“集团企业进出口贸易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该集团董事长蔡高声说。
中国外贸企业也越来越强烈感受到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对于低价的订单也不敢轻易的不做。你不做,就等于没饭吃,就等于是把此前辛苦积累起来的市场拱手让给别人。”蔡高声说,“现在,来自东南亚、印度、土耳其等地的抢单很厉害。”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