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武汉将不再新建垃圾填埋场,并大力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近日,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宣布这一决定。垃圾虽小,污染事大。此举是武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又一重要举措。在11月举行的第三届武汉学术年会上,部分专家则提出了一些疑问和建议。
年产垃圾5800万吨如何“变废为宝”?
在第三届武汉学术年会上,武汉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刘家祥坦陈,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已达到5800万吨,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但目前武汉的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单一填埋方式,环境污染隐患很大;垃圾与日俱增,填埋用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要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2006年,武汉出台了“5焚烧2填埋”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即2010年前,建成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2个卫生填埋场,同时兴建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厂。
特别是垃圾焚烧发电,得到武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城管部门预测,全部项目建成后,能大幅减少填埋垃圾量,通过上网发电实现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也能获得可观收益。按上网电价每度0.57元,装机容量80%计算,企业年售电收入可达7亿元以上。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令人十分鼓舞。
专家呼吁,警惕垃圾焚烧产生“世界最毒物质” “垃圾处理已成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垃圾焚烧发电法,优点是减量90%以上,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不存在对水体污染问题,还能利用热能和电能。”武汉市青山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专家彭树万在对卫生填埋法、高温堆肥法和垃圾焚烧发电法三种垃圾处理法进行对比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但垃圾焚烧发电法也并非没有缺点。首先是一次投资太大,基建投资达30到50万元/吨,最大可达73.5万元/吨,运行费用和灰的处理费用也很高。而且由于我国国情,城市生活垃圾中易燃成分少、热值低、含水量高,必须添加助燃物(如煤或油)才能燃烧。“这等于是烧油或者烧煤来发电,它的发电成本比热电站还要高,入电网就得贴钱!”彭树万说。这也是其他城市不少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却难以运营,甚至沦为“摆设”的原因。
更令人担忧的是,固体废物焚化易产生“二噁(左口右恶)英”这种无色无味的剧毒物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毒的物质,毒性是砒霜的900倍,是氰化物的130倍,而且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所以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A级致癌物。
正是因为这种剧毒的存在,近十年前,发达国家已相继关闭了数万座垃圾焚烧炉。华中科技大学多名教授认为,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因此,专家认为,武汉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必须注意几点:选址须选在远郊区,发电厂在线检测排放的尾气“二噁英”含量得严格控制达标;在得到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垃圾处理营运主体应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市场化,实现政企分离,以免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政绩工程。
垃圾分类是前提政策鼓励要先行 实际上,将生活垃圾不加分类统统燃烧,不仅效率低,而且易产生“副作用”。而如果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丢弃的良好习惯,加上垃圾机械分类的先进技术,垃圾中60%的有机质,5%的废塑料,35%的废金属、废电池、废玻璃等都可被分离出来,进入下游处理。有机质可以产生沼气和复合肥,或直接给园林绿化培土养花;废塑料等可生产板材,石头、瓦块可供建材部门回收利用。特别是数量庞大的餐厨垃圾,其实经加工后可做肥皂原料、软皮油和润滑油,喂猪和生产“地沟油”并非它的唯一出路。
因此,专家呼吁,政府在市民中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意识教育,并对垃圾进行机械分类后再做处理。出台政策鼓励、扶持资源化处理垃圾的企业,鼓励餐厨垃圾等的集中回收和加工利用。
武汉市国税局局长覃先文说:“目前我们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激励仍不足,如增值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税收优惠采取列举法,优惠面较窄;对从事节能减排、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缺乏优惠政策,特别是利用"三废"、再生资源和农林废弃物等生产产品的优惠政策欠缺,难以满足建设"两型社会"的需求。”他建议,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改列举式优惠为“概括式”优惠,囊括更多环保节能的企业,同时对环保节能企业实行再投资退税、税率优惠等政策。此外,应推行排污税费改革,提高排污税标准,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税,从而从源头上促进垃圾减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