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充分利用好奥运资源,实现“奥运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民进北京市委会有关专家调研后认为:21世纪以来,各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柱和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北京奥运后的比较优势,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才是主要出路。
聚集人才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 北京联合大学符亚明教授认为,随着奥运会隆重闭幕,其影响在全国、全世界的传播,人们都向往这座体育之城。这种声望在国内无与伦比,是巨大的财富。奥运功能区开展体育休闲产业边际效益巨大,稍加投入甚至不加投入就可启动和见效。
依照科学发展观,奥运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人、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的发展。北京的奥运功能区体育场馆很集中,档次很高,有场馆优势,绝非其他区县、省市可比。奥运功能区紧邻国贸、朝外、燕莎、亚运村四大商圈,有各种档次的健身、娱乐场馆,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场馆网络。从消费支出结构看,2006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为2515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人们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约为125天/年。“政府要规划清楚拟发展哪些体育休闲项目,在不同的区位各主要发展什么项目,各大项目达到何种规模,相互如何配合和借力,体育休闲产业与老的产业、新兴产业的关系如何等问题,形成一幅发展清晰、框架完整的规划”。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李焕喜阐述了上述观点。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张耘告诉记者,组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管理机构,对于狭义的奥运功能区的经营,最大问题是一部分场馆管不起来,整体的产业配置和协调也会遇到困难。所以,采取某种方式解决资源上的管理权限、障碍是必要的。解决此问题可采用将朝阳区“升格”的办法,提升到类似上海浦东区、天津滨海区的地位,化解本区体育资源设施管理和使用中的层级差别与纠纷。要吸引、聚集体育休闲产业人才,体育休闲人才是全新的一类人才,我们很缺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了吸引人才,应制定一系列政策。
鼓励创新打造有品位的文化“磁场” “与世界上其他和北京相似的城市比,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还相对薄弱。20世纪末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是2400亿美元,占其GDP的2%,在世纪之交,休闲产业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人们已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相比之下,北京体育休闲产业有做强做大的空间和潜力。在发展体育休闲产业上,我们应如何创新呢,它的意义有多大?”全国人大常委、民进北京市委会主委刘新成认为,创意在体育、休闲产业中的作用巨大。每一项运动的推广、每一个时尚休闲的流行、每一处场馆的开发利用都需要睿智的构思创意,创意创造项目,项目创造财富。依靠创意才能提高体育休闲的附加值,提高其“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为引导创意、利用创意,政府需要组建创意机构,搞产业创意联合会或“创意室”,不断满足新生的创意要求;也要开展奥运功能区“体育休闲产业功能——项目”的创意竞赛;还要高调召开创意研讨会等。在创意上,建立国际旅游商品(奥运产品)集散地;创作具有北京特色的代表性演出;着手准备场馆、包厢等冠名权拍卖。
民进北京市委会常务副主委吴文彦指出,大都市集团体育消费的市场潜力很大。应迅速建立企事业工会主席信息库、工会主席之家,定期研讨交流促进职工体育健康工作的经验,提出针对企事业单位的集团建设计划,建立适合集团体育休闲消费的服务产品供应体系,打造一批集团体育休闲消费的服务品牌。
商务休闲业是体育休闲产业的制高点,商务休闲所占比重也是体育休闲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应以促进商务休闲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实现休闲、体育与商务嫁接。在现有商务休闲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增建文化艺术区,打造文化艺术磁场,以CBD、燕莎、朝阳体育馆为核心,在附近大力建设文化艺术区。
通过建设主题雕塑、主题文化长廊、主题文化展示厅、艺术化广告牌、室内油画装饰等,为商务休闲区提供一个有品位的文化“磁场”,可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核心,建造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区。
北京化工大学姜继为教授对记者讲述道:要推动时尚旅游,树立奥运功能区的“时尚之区、文化之区”的形象。利用奥运场馆,开发配套景区,推进奥运旅游。要完善奥运功能的文化景观,考虑增设奥林匹克明星大道、奥林匹克纪念碑、奥林匹克文化广场。还可举办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巢、奥体中心或奥林匹克文化广场举行奥林匹克国际合唱音乐节。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