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武汉11月6日消息(记者左艾甫通讯员王取发)随着三峡工程4日完成172.5米蓄水,下泄流量增加,中下游河段水位普遍上涨,通航一度紧张的中游航道恢复到正常维护,长江航道局驻守在中游各浅滩水道的挖泥船昨日全部停止施工。
据悉,三峡工程自9月28日开始实施今年的实验性蓄水以来,下泄流量从每秒20000多立方米锐减至每秒8000立方米,中下游河段水位随之迅速下降。为保证正常通航水深,长江航道部门派出了6艘挖泥船和20余艘航标维护工作船,在长江中下游的沙市、监利、张南、福姜沙等河段展开挖泥疏浚和日夜维护,共出动航标艇3300次,调整航标4800座次,探测航道2500多次,疏浚泥沙120多万立方米,确保了长江航运基本正常。
5日,三峡工程停止蓄水后,下泄流量恢复到每秒20000立方米以上,中游沙市、监利、汉口当天的水位分别为3.60米、6.24米、6.15米,比蓄水期间的3日分别上涨了2.07米、1.48米、1.13米。水位上涨使得中游通航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
不过,据长江航道局航道处负责人介绍,目前,中游水位虽然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眼下长江已经进入到了一年中的枯水季节,航道水深仍然有限,尤其是中游的沙市、监利局部河段还是需要动用挖泥船才能确保2.9米的航道维护水深,因此,航行船舶必须严格按照航道部门公布的航道水深装载航行,不要“超吃水”盲目驶入中游的太平口、窑监等浅滩水道,以免阻塞航道。同时,该负责人还提醒,由于三峡库区水位上涨了近30米,河道变宽变深,航行条件相对趋好,但是,一些淹没的礁石可能成为“水雷”,航行时须谨慎驾驶,在规定的航道内行驶。此外,随着水位抬升,库区一些拱形大桥的通航净空和有效航宽变小,船舶通过时也要格外小心。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