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福建省乡镇企业展销会的全景图。展厅中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每个展柜前都挤得水泄不通。玩具、衣服、乌龙茶、铝材……展出的东西品种多样,款式新颖,物美价廉,受到了北京人的追捧,也让北京人认识到了福建制造的商品的魅力。
这是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福建省乡镇企业展销会的一角,照片正中的姑娘正满心欢心地试戴发夹,她的同伴在一旁为她参谋。来自福建的头饰漂亮又时髦,北京姑娘爱不释手。
讲述者:甄为民 原福建画报社摄影记者
记录者:记者 吴海虹
1990年8月15日至8月28日,福建省乡镇企业展销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这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的乡镇企业第一次在北京办展览。甄为民作为随队记者全程采访了这次展销会。
因为展出的东西品种多样,款式新颖,物美价廉,很受北京人的欢迎。展览的13天时间里,每天甄为民都是一大早从他住的福建省驻京办赶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每次他都看到人们排着长队在售票窗口买票,排在队尾的人不断探头前望,生怕轮到自己时票已经卖光。“看着排长队买票的北京人,我心里非常非常自豪。”甄为民说。展销会刚开始几天,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很多没有赶早的北京人不得不买了高价黄牛票。
改革开放后,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受海外的影响很大,服装的款式、面料、花色都非常时髦、新潮,在国内很少见,所以此次参展的衣服、鞋子特别受欢迎。“大家把晋江的几个售货柜包围得水泄不通,北京人的热情超乎了我们的意料。”甄为民说。
在1万平方米的展厅里,展出了1600多家厂商的11000多种商品,来自闽西北一带山区的乡镇企业带来的商品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利用本地的资源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来自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则利用海产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海产养殖和加工制品。
在宽敞的展厅里人流的分布不太平衡,右大厅里集中了西装、连衣裙、风雪衣、运动服、童装和旅游鞋,人流量特别多,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参观右大厅的人中,爱美的北京女士是主力军,虽然人非常多非常拥挤,但她们还是乐此不疲,有很多北京女士一连三天都一早就来到展销会,拿出抢购大白菜的劲头抢购漂亮的衣服。
为期13天的福建省乡镇企业展销会,有25万人次来光顾,全省共销售现货500多万元,订期货合同5500多万元。其中“晋江货”合同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利用侨乡、特区等优势,通过侨商、侨属和外商,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2007年一年,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18万人,总产值1077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600亿元;增加值2565亿元;利润总额585亿元;上缴税金275亿元。(许艺民) (来源:东南新闻网-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