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6日电(记者任沁沁)“我用自己的审美观和摄影镜匣,写下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认知。这也是父亲对我的期待。”鲁迅之子周海婴6日在上海表示。
“镜匣人间——周海婴80摄影展”6日至16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
展出的100余幅珍贵照片,选自周海婴60多年来拍摄的2万多张胶片资料。它们记录了1944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反映了时代前进的脚步。其中,有的记录了民主人士战胜艰难险阻从国统区辗转奔向解放区的历程;有的记录了战争年代底层人民颠沛流离的生活;有的记录了共和国从诞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
周海婴说,自己与摄影的缘分自小便有。1943年,他找人借了一只小方木匣镜箱,开始正式学习摄影。当时的他,期待着用上感光度100度底片时的“难能可贵的幸福”,实际上,他常常只能用上感光度25度的常规底片。不过这并不对他的摄影热情有任何影响。
周海婴拍摄的早期照片,都用厚厚的黑卡纸老式相册珍藏着,“母亲帮我细心粘贴、题字。在我的数万张底片中,有一些我最为得意、最有纪念价值的照片。”
展出中有一张1948年11月郭沫若、许广平、侯外庐拍摄于“华中号”的照片。“那是1948年,香港掀起迎接"新政协"的热潮,民主党派人士在香港地下党的布置下,分途北上,母亲带我和多位爱国人士搭乘"华中号"海船,从香港离岸。当时我拍下了轮船甲板上的照片,在今天看起来是如此宝贵。”
“我的摄影兴趣一直不减,”周海婴说,“我拍摄的题材以人为主,也有随机的景物,我喜欢遇到机会抓拍性地留影,对摆拍没有好感。”
经历过旧社会的周海婴,对“社情民意”十分敏感,拍出不少解放前难民和乞讨者的照片。展出图片的第九张,便是上世纪40年代拍摄于上海街头的乞讨“难民”。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镜头里多了温暖的色调和现代的气息。
“数码时代来临了,相机发生了彻底革命,电子代替胶片,photoshop的技术可以弥补拍摄条件限制导致的相片缺陷;相机的普及造就了新一代摄影群体,网络上以亿万计的照片让人应接不暇。”周海婴对科技时代的照相技术发展脉络十分熟悉,他也开始用新型的摄影器材,“我依然会跟随时代脚步,用镜匣记录人间。”
“这个展览是海婴先生在摄影艺术园地辛勤耕耘的成果展示,也是我们国家大半个世纪以来社会进步的生动记载;是对社会生活即时的真实记录,也是生动鲜活的文化史料。很多镜头是别人没有机会遇到而无法记录的,也有别人司空见惯而不加注意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评价道。
“鲁迅提倡一种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保存历史的方法,叫做"立此存照",就是为历史作证。海婴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观众留言本上,有人写道。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