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1月6日电 题:戏曲在民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访戏曲专家、上海大学朱恒夫教授
记者吴广生
“戏曲在民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老百姓从心底里喜欢戏曲。”
历时6天的全国乡镇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近日在浙江慈溪市坎墩落幕,来自长江三角洲的9个民营剧团先后演出了9场。
尽管恰逢秋雨绵绵,演出地设在农民广场上,音响效果也远不如正规剧院,但群众观摩滩簧戏曲的热情不减,观众多达5万余人次。戏曲专家、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恒夫教授为此由衷感叹:“戏曲在民间仍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戏曲的出路在于回归民间和市场。”
据朱教授介绍,滩簧有着200多年历史,广泛流行于江浙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分蘖为锡剧、苏剧、沪剧、湖剧、姚剧、甬剧等。在现代戏曲发展史上,滩簧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沪剧的《红灯记》《沙家浜》奠定了戏曲现代戏的基础;锡剧的《珍珠塔》《庵堂相会》一度风行海内外;近年来引起轰动效应的甬剧《典妻》,也有效地探索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戏曲如何发展的新课题。这次的全国乡镇民间滩簧戏曲艺术节举办地慈溪市坎墩,就是宁波地方戏曲第二大剧种姚剧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仅经文化部门批准、民政部门注册的民间业余剧团就达7个,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戏曲艺术节。
谈起滩簧戏曲,朱教授开朗的脸上充满着乐观和自信。他表示,有人感慨我们的剧种越来越少,戏曲的命运是日薄西山,这其实是没有到民间、没有到老百姓中去了解实情。应该说,戏曲不但不会灭亡,在民间仍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有着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朱恒夫说,戏曲具有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们今天流行的许多艺术形式是舶来品,如话剧、舞剧、歌剧、交响乐、音乐剧等,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群众来说,许多外来的形式与他们的审美趣味是有距离的,某些电影与话剧的所谓先锋派的作品,普通百姓看都看不懂。而戏曲,语言是民族的,音乐是民族的,歌唱是民族的,服装是民族的,表演是民族的,一切都是他们所熟悉的。戏曲的表达方式对于普通民众来讲没有多少隔阂,一目了然,一听就懂,很容易接受。
朱恒夫说,过去中国人看戏,一方面是在劳动生活之余,通过看戏得到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接受一种教育,接受一种伦理的、历史的、知识的教育。过去,百姓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他们所具有的伦理道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观念从哪里来?主要是从戏曲中来。许多老百姓从三皇五帝到他生活的时代,大的历史事件都能如数家珍,他们的知识从哪里来?也大多是从戏曲中来。今天的戏曲尤其是传统剧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仍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甚至已经变成了民族的集体记忆,所以人们对戏曲的热情不减。
朱恒夫认为,目前正是戏曲复苏的契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就,人民的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力大大提高,我们的民族开始以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自信自豪地生活在世界的大家庭中。自信的根源是什么?是我们所拥有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戏曲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结晶。只要我们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因势利导地鼓励民营剧团的发展,放手让各种体制的剧团自己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共同营造出戏曲的良好生存环境,戏曲春天的到来就为期不远了。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