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 A版> A1 时间:2008-11-08 02:34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编者按
今天是第九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迎来了每年一度属于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是我国仅有的几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一年来,我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恪守职业道德,敬业奉献,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信息和知识,开展舆论监督,为推进全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今日,本报以“难忘的报道”为主题,刊登参加过全国“两会”、奥运会和抗震救灾、煤炭博览会等几起重大事件报道的本报记者撰写的四篇体会文章,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记者的甘苦、了解新闻行业,同时也表达我们对全社会支持关心新闻事业的感激之情。
十七天,体验艰险与震撼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山西日报科教部的记者,我们立即投入到医疗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报道中。5月13日,我省组建赴川医疗救援队,我们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主动请战,坚决要求参加赴地震灾区的采访工作。
5月17日,作为我省向灾区派出的首批新闻记者,我们随医疗救援队抵达绵阳市平武县重灾区。这里地处深山,气候炎热,而且由于余震不断,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采访、发稿异常艰难。我们走过的山间道路地裂明显,山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在必经之路上有一个长达3公里的隧道,受地震影响洞内渗水严重,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每天采访都在危机四伏的山路上穿行,发稿则需要到离驻地100公里外的江油市,每天都穿越在生死线上。身为女性,我们时时为灾民自救的勇气和解放军战士无私的奉献而感动,噙着泪水,拿起手中的笔,先后采写回20余篇文字及摄影报道,其中,《一路向北,无畏前行》《中国,请听我说》等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连续17天奋战在抗震救灾报道一线,在这一段充满着艰险与光荣的旅程中,我们深感欣慰的是,自己努力践行了一名新闻记者的责任与承诺。
本报记者 秦洋 沈佳
十九期,精心雕琢“奥·韵” 现在回想北京奥运会和十九期奥运特刊《奥·韵》的出版,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历历在目。
奥运会报道大多采用的是新华社稿件,所以策划、组稿、出版的重任落在编辑头上,重任在肩。离开幕还有一个多月,奥运会特别报道组成立,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制定报道方案。不过出台方案还是让报道组颇动了番脑筋,怎么能在众多媒体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反复研究,报道组决定跳出过于注重金牌的报道模式,给那些非金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精彩瞬间和赛场之外的人和事更多的关注。
总体思路有了,报道组又在细节的策划上下足了工夫。以报头设计为例。根据以往的模式,先设计了五六个报头,但是大家感觉总是不那么满意,没有突破、创意不够,怎么办?学习!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研究,精心包装的特刊报头“奥·韵”终于“登场”。
精心的策划准备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使特刊出版后得到认可,社会各界给予充分肯定。虽然奥运报道工作特别辛劳,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作为新闻工作者,读者的肯定就是最好的回报。
本报记者康石林
十分钟,成功“高端访问” 记者是一份辛劳的职业,对此我深有体会,然而,当记者6年来,我从没有因此而舍弃这份辛劳,因为在完成每一项采访任务后,喜悦都会溢满心中。今年,第二届煤炭博览会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展示平台,媒体之间相互角力胜出的只有好的策划。财贸部承担着此次报道的重要任务。
德国北威州作为煤炭博览会的重要参展地区,约访其经济部能源环保和矿山部部长米歇尔·盖斯纳成为我做人物专访的目标。但是盖斯纳先生工作日程安排得非常紧,我两次进入国际参会代表就餐宾馆都未能如愿。
9月17日,省领导会见盖斯纳先生,我作为报道的记者,提早半小时到达,抓住时机,终于得到了采访盖斯纳先生十分钟的时间。
回到报社,把完成这篇报道当作我的“午餐”,成功的采访让写稿一气呵成,提交稿件后,那份喜悦和轻松油然而起。第二天当稿件刊登后,喜悦再次登临我的内心。
本报记者岳晋峰
半个月,回传百篇报道 今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如期举行。这是一个新闻界比拼的大舞台,作为地方党报山西日报的记者,报道好“两会”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虽然“两会”报道组的文字记者只有5人,但我们自加压力,除报道山西代表团重要活动外,还开设了四个专栏,每天至少要推出一篇重点稿件,对省委书记、省长进行专访……这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都像是在打仗。
白天,马不停蹄地在各个小组会场间穿梭,听发言、访代表;晚上,“指耕不辍”地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写稿件、做策划。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山西团,为了把报道搞好,我们几乎没有片刻喘息之机。中央领导来到山西代表团与大家一起审议,审议结束后,我们匆匆吃了点午饭,就开始整理记录的内容,在晚饭前将四千多字的初稿拿出,稿件传回报社夜班已经到了深夜。当从电话中听到报纸版样送去印刷,已是凌晨4点多,我们才安心地休息。可是,早晨七点又要起来战斗!
加班加点、通宵写稿、睡眠不足,成了家常便饭,10多天下来,我们都成了“熊猫眼”。3月3日至3月16日,不到半个月时间,我们从北京发回稿件百余篇,平均每人每天3条稿件,最多的一天,我写出了6篇稿件。
本报记者刘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