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十一月十日电(记者梁波)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最新调查显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山西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由改革初期的一千万减少至二OO七年底的三十余万人。
山西省作为中国中部内陆欠发达和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地区大都是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初全省仍有近一千万贫困人口。
自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扶贫开发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山西省大力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的七年间,全省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贫困人口也由改革初的近一千万人减少到四百五十万人左右,农村贫困问题得到大大缓解。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四年,通过加大人财物专项投入推进扶贫,到一九九四年末,山西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三百八十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为百分之十七,贫困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一九九四年至二OOO年,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到二OOO年底,除了一百五十万左右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二OO一年至今,山西省结合实际制定了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
据山西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中国农村减贫成效显著,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还不平衡,扶贫开发仍然面临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贫困程度依然较深、抑制返贫任务艰巨、收入差距渐趋明显等严峻形势。就山西省而言,目前仍然是全国贫困面积较大、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扶贫、开放仍将是山西省的一项重要工作。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