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农业网站上的施普蟠桃园内景 资料图片 |
金山一公司提供免费旅游推销会员卡
声称赠送50棵桃树的四成销售额
集资500多万没给分红 百余老人受困“蟠桃合同”
晚报记者 钱朱建 摄影报道
“蟠桃又大又甜,却不见一分钱分红。 ”连日来,本报陆续接到30多位老年读者反映,他们在缴纳了从数千到数万元不等费用后,按合同承诺的蟠桃收益却已经连续2年没有兑现。
打着扶持现代农业的旗号,许下固定分红的美好承诺,从2004年开始,位于金山区的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吸纳数百名七八十岁高龄老人入会,集资规模达500多万元。
目前,金山区吕巷镇政府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已多次召集施普公司责任人协调解决问题。
投诉:30多人联名投诉
“从60岁到80岁都有,还有残疾人。 ”连日来,上海安康通的曹军师傅陆续接到30多位用户的投诉。三年前,这些老人都和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花费数千到数万元入会。该公司承诺,从入会后第二年开始,会员可以享有果树果品销售收入的40%作为分红。
然而,这些老人在2006年分得承诺分红后,去年和今年均没有再得到分红。经过两年时间的漫长等待,老人们越来越感觉自己是上当受骗了。
在老人们的要求下,安康通的曹军师傅将老人的投诉信转交到本报。 “很多人是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来的,这些钱是他们的养老钱啊。 ”曹军师傅眼眶湿润,他曾多次和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交涉,但都没有结果。
据了解,这些老人来自长宁、普陀、静安等多个区,很多人都是瞒着子女入会的,如今钱拿不到,很多老人甚至不敢告诉子女。
调查:董事长不见踪影
记者登录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网站发现,网站首页上显示的农业、旅游和食品三块链接已经无法打开。
据前来投诉的老人反映,该公司曾在中山公园一处商务楼租用房间作为办事处,但早在2006年就已关门。
“你来我们公司也没用,我们也找不到吴总。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金山区吕巷镇吕廊公路16号的总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董事长吴新颖仍是公司最大股东,但由于身体不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公司了。
该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直有会员打电话或者直接到公司来找吴新颖,但都无功而返。 “现在已经换了领导,不过只有她能解决问题。 ”工作人员强调,今年蟠桃仍然在卖,但因品种欠佳,销路不是很好。
回忆:免费旅游是诱饵
老板不见了,付出的会费拿不回来,承诺的分红不见踪影,感觉上当的老人们当初怎么会和这家公司签订合同的呢?
“都是免费旅游惹的祸。 ”今年73岁的李亦达老人追悔莫及。原来,2004年底,李亦达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声称金山区农业示范企业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要组织一帮老人去免费游览桃园。“打电话的是个女的,叫得出我的名字。 ”李亦达告诉记者,他开始时将信将疑,但觉得只要自己不用付钱,去转一转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2005年元旦,李亦达和老伴两人,按约来到中山公园一幢写字楼,走进了施普公司的办事处。据李亦达回忆,当时一行共有30多位老人一起乘车前往金山。
就在老人们兴高采烈出发旅游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自己将要为此付出成千数万的金钱和两年多的等待。
轻信:参观完毕签合同
在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亦达和其他老人都受到了热情接待。参观蟠桃园、品尝农家菜、享受农家乐,老人们无比欢畅。
看到老人们游兴渐浓,施普公司又把老人们召集起来,开始介绍公司概况和项目。李亦达说,除了吴新颖领衔的公司领导,还有金山区以及吕巷镇的领导出席。 “当时吴新颖被当作发展农业一体化的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女强人介绍的,我们都觉得她来头不小,很有能力。 ”李亦达说。
受到款待的老人们实地考察了蟠桃园,又看到如此隆重的阵势,都对施普公司不再怀疑。几乎到场的所有老人都和施普公司签订了合同,要入会并认养蟠桃树。
记者在一份合同中看到,老人并非直接购买蟠桃树,而是购买施普公司的《会员证》。老人花费3980元即可购买一份《会员证》,并可获赠半亩共计50棵蟠桃树果实果品销售收入(批发价)的40%,这样的利益分配一直持续5年,每年10月20日为分红日。此外,会员持证还能享受诸如旅游消费打折等优惠。
后悔:预测收益靠不住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合同里根本没有将分红收益具体数额写进去。”李亦达老人从一叠文件里抽出一张发黄的复印纸递给记者,在这张“施普蟠桃效益分析(预测)表”上,施普公司给老人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会员如购买两份会员证,总花费为7960元,按照该公司测算,5年后会员通过蟠桃销售收入分红获得总收益可达12400元,纯利润为4440元,年回报率达11.2%。如此前景,打动了这些老人。
按照施普公司预测,蟠桃树单株产量会从7斤、15斤、25斤、35斤到40斤逐年递增。该公司在此产量基础上按照2元固定收购价,最终测算出5年预期收益。但这个预测效益表并没有写入合同,只是作为参考发给了老人。但很多老人却误以为,自己今后就能按照表里所列的数额,每年领取分红。
2004年底,家住长宁区武夷路的张桂香老人,不仅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还以其他理由向子女要钱,共筹集6万8千元左右购买了施普公司的会员证。 “隔了2年多,钱要不回来了,她才告诉我们。 ”张桂香的儿子告诉记者,家里只收到过几封施普公司的安慰信,声称承诺分红很快就到,但却一直拖着到现在。
不解:蟠桃很好却不发钱
“蟠桃很大很甜,应该卖得不错,可钱都到哪里去了? ”一名购买了《会员证》的老人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她曾和几个伙伴一起到施普公司的蟠桃园住了一个星期,每天去帮忙将好坏桃子分开装起来。
这名老人说,当地农民每天早上四五点就开始摘桃子,经过分拣包装后,被大卡车直接拉走。老人们注意到,每个蟠桃上都被贴上了施普公司“红龄”品牌标签。据了解,摘桃子的时候,蟠桃园的朱总还曾亲口承诺,“今年10月20日,肯定把钱发给大家。 ”
由于两年没有拿到分红,不少老人开始着急了,听说蟠桃园缺人手,便主动联系要去帮忙。 “都是70多岁的人,在那里干了一个星期的活儿,还不是为了早点能拿到钱。 ”老人告诉记者,她们原本以为,自己这番苦心能感动老板,早点把钱给她们。
“蟠桃产量很好,为什么钱还不发给我们?”等到今年11月份,距离约定分红日已经过去10多天,老人们再也坐不住了。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