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卷起的巨浪
穿越西风带的旅程终于开始。单听听这个消息,已让已经晕船的队员更加发晕。晚上11点的夜宵时间更加人烟稀少。船上管事笑说,“过了西风带,这里的人就会多起来。”问起内陆队副队长夏立民,内陆队每天早上6点半在后甲板跑步的习惯还坚持着吗?已经处于晕船状态的夏立民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平时能跑50分钟,现在5分钟也跑不了。”
去年24次南极考察穿越西风带时海况不算太恶劣,这次船是往西南斜插,前方有一个气旋,后面还有一个气旋,要赶在两个气旋的间隙越过西风带。
因此估计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风浪,4、5米浪,6、7级风可能就差不多了。等出了西风带,到了浮冰区,就不惧什么风浪了。
负责雪龙船气象保障的国家海洋预报中心的黄勇勇的说法和船长的这番话差不多,从11月10日开始,大概到13号就可以出西风带了。
西风带环绕南极大陆,是前往南极大陆的必经之地。大约从南纬40°以南到南纬60°附近的广阔的南大洋洋面上,终年盛行5—6级的西向风和4—5米高的涌浪。特别是在南纬45°—58°的纬带上,因受气旋活动的影响,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全年各月都可达7—10天以上,因此这一段有了“咆哮西风带”的称号。
坐在房间里,不时能听到船头似乎被实物撞击的闷响,实际上是正和涌浪迎个正着。不幸的是,在闷头干活敲字的时候,偶尔抬头放松,正瞥到床铺上方舷窗有水流出,心里觉得有点不大对劲。突然反应过来,赶紧扑过去将窗密闭住。原来,为了透风,这里的舷窗一直让它透着缝。随机一摸铺盖,被子、垫被大部分都已经湿透。
中午吃饭时,餐厅对着船头方向的墙壁上的舷窗突然一阵作响,随之一股水流溅了进来。“肯定是舷窗的一层玻璃窗被打破了,还有还有一层铁罩。”船长立刻派人将铁罩关紧,防止海浪再一次扑进来。
穿越西风带这一难熬的时段刚开始,没有晕船的考察队领队和副领队决定去慰问一下还在坚守岗位的船员和队员,以及探望正在晕船的同志们。
这可能是所有慰问活动中少见的手脚并用的一个。于是出现这样有趣的情景,慰问者和被慰问者的双手刚握在一起,突然一个踉跄,腿也要迈出去表示一番亲近。或者大伙双脚使劲,竭力保持身体稳定,防止出现慰问场合东倒西歪的情形。
令人敬佩的是,就算是大风大浪,还是有南大洋科考队员还在后甲板压抑住展臂欲摇的身姿进行科学调查作业,投放浮标和回收浮游生物高速采集器。
南极考察中,南大洋走航观测在西风带这一段最为艰苦。全世界范围来讲,在西风带作业考察的科考船很少,做密集观测更是少有。这次他们加大密度,创下了先例。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