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1月11日电 (记者王圣志、王晓顺)10月4日,山西朔州23岁的高中教师郝旭东被自己的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10月21日,浙江缙云31岁的中学女教师潘伟仙被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途中;2008年6月12日,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有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记者最近调查发现,当前造成校园暴力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一些社会危机,如环境危机、心理危机、保护危机和法制教育危机。预防校园暴力,有效遏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教育。
环境危机:暴力、色情文化催生校园暴力 (记者调查) 当前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依然十分恶劣,一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无视有关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严重损害了教学环境。
安徽省凤台县教育局副局长赵柏春告诉记者,从近年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来看,暴力、色情文化是产生校园暴力的第一推手。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色情场面。
他说:“当前,传播暴力、色情文化的最主要场所就是网吧和娱乐场所。虽然有明文规定,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娱乐场所,但业主受利益驱动,总是屡禁不止。”
安徽省未管所矫治监区监局长刘丽军认为,网络和游戏迎合了青少年渴望交流和猎奇的心理,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严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对尚不具备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较大,这是导致校园暴力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议与对策) 安徽金寨县南溪中学副校长吴代才说,预防校园暴力,必须尽快遏止通过网吧传播的暴力、色情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刘丽军认为,打击黑网吧,治理网络环境,是推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家应制定具体的法律条文,对网吧应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一旦发现有未成年人进入,应立即关闭,而不是以罚款了事。
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教育缺位 (记者调查) 2003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2005年,北京16岁女中学生张某因与同学发生纠纷,持刀将同学扎成重伤。这些恶性案件,都暴露出一些校园暴力制造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安徽省未管所教育改造科科长陶灏说,令人担忧的是,低龄人群的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现象日趋明显。青少年暴力行为,既有个体的心理原因,又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从心理学上讲,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孙云晓认为,中学生青春期阶段心理处于动荡期,对性和暴力充满好奇。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参与者就是通过暴力事件寻求刺激,在侮辱他人中追求快感。
(建议与对策) 金寨县教育局副局长吴沐森建议,当前,在许多中小学校还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国家应考虑在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
孙云晓认为,各级各类学校包括中小学,都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预机制,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过激事件发生。
保护危机:家庭监管缺失 (记者调查) 记者在金寨县南溪中学采访了解到,这所农村中学共有3600多名学生,其中有1/3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吴代才副校长说:“一旦放暑假,这些留守儿童就失去了监管。”
吴沐森说,由于多种原因,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无法认真行使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实际上是缺位的。多数的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教育的缺失,管理的缺失,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如经常说谎,不服管教,打架斗殴等。
安徽未管所的调查显示,90%以上未成年犯是缺乏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有效保护才导致犯罪的。在接受调查的1511名未成年犯中,有双亲的占78%,但认为无家庭幸福感的占86%;单亲或孤儿等占22%,其家庭亲情保护更是谈不上。
(建议与对策) 孙云晓认为,当前,必须强化父母对孩子的监管责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这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教育责任是法定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不尽监管责任的父母应予追究法律责任。
刘丽军说,要发挥对家长的教育功能,社区可组织家长观看一些有助于家庭教育的影片和节目,把家长培训变成一种自觉自愿行为。对已经出现问题的青少年,社区要配合政法人员落实好具体的帮教措施,既针对问题少年,又针对其父母。
法制教育危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漠 (记者调查) 汤某原是安徽肥西县官厅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他因无钱上网,就向同学收取保护费,2007年1月因抢劫罪被判入狱。他告诉记者:“我认为向同学要钱不算什么,没想到居然犯法了。”
像汤某这样的法盲在未成年犯中并非少数。刘丽军说,学校的法律教育落后,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要抑制校园暴力,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赵柏春说,现在中小学只有思想品德课,几乎没有法制课教学。为了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我们只得自费编辑法律课本发给学生学习。
(建议与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雅风说,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文化课成绩,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即便有教育成果也是残缺的。
她认为,法制教育应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应在中小学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定期安排学生参与法制教育活动,聘请法制老师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将其贯穿到教学当中,而不应单纯地以文化课的成绩作为对孩子的唯一评价标准。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