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奴”投诉上海银监局 警示信用卡过度授信风险
本报记者 王芳艳 上海报道
中国的信用卡从一路跑马圈地走到了十字街头。那些过度消费后无力还款的年轻人纷纷向监管机构投诉。
11月12日,上海银监局发出警示,认为部分商业银行为追求发卡量,在营销中确实存在过度宣传、风险提示不足的现象,以及存在严重过度授信情况。
而大量存在的专业信用卡套现公司也足以引起警觉,信用卡正成为某些人群的融资渠道。
在经济下滑风险加大时,信用卡不良已出现不良攀升,截至今年年中,上海信用卡不良率超过了3%。
过度授信
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信用卡行业发展快速。短短5年间,整个信用卡行业就从一片荒芜迅速膨胀到1.2亿张卡。
信用卡的营销大战近乎白热化,从免年费、申请送赠品到联名卡、刷卡送礼、消费积分,甚至一度还有银行曾推出过刷卡消费返还现金。
后遗症逐步显现,上海银监局接到大量消费者投诉,反映商业银行授信审核不严,营销中往往只宣传信用卡透支功能、赠送礼品、积分优惠等正面信息,而不向申请人介绍信用卡的相关风险。
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自制力较弱,在银行的诱导下办理了多家银行信用卡,获得了高额信用卡授信,但过度消费后却无力还款,部分持卡人甚至以办新卡方式偿还他行信用卡欠款,最终形成高额信用卡欠款。
上海银监局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商业银行为追求发卡量,在营销中确实存在过度宣传、风险提示不足的现象,在授信审核中也未充分考虑他行累计授信总额是否已超过持卡人还款能力,存在严重过度授信情况,个别银行还有意无意地忽视持卡人在他行已出现的还款困难情况,仍向其发卡或提高其信用卡额度。还有部分商业银行在持卡人出现逾期等异常情况后,未及时采取止付、冻结等有效管控措施,防止持卡人欠款的进一步增加。
上海银监局已于近期将商业银行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通报,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一人多卡、过度授信可能给银行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完善并严格执行科学的授信审核机制。
“我从香港考察回来时,发现他们对客户是一个综合授信,也就是说,如果客户在其他银行有贷款或者信用卡额度已很大,银行就会减少给他的额度,但现在竞争激烈,所以内地一些银行给客户发卡时,并没有考虑客户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情况。”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说。
另一家规模较大的信用卡中心人士则表示,他们今年已对信用卡发卡收紧。
危险信号
不仅如此,正如美国次贷危机后信用卡呆账飙升超过5%,经济下滑也可能会导致国内信用卡不良攀升。
“在银监局警示之前,我们已注意到今年市场风险会加大,不少个人和企业通过信用卡融资的情况增多。”上述信用卡中心人士说。
事实上,诸多商户的pos机就是专业的套现工具,很多人通过信用卡获得了“小额贷款”,如果那些人仅仅是解决一时只需,银行风险还比较小,但如果是利用多个假身份证办理多张信用卡套现后不再偿还资金,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就大了。
无独有偶,上海银监局今年也频频敲响信用卡风险警钟,上半年上海信用卡的平均不良率超过3%。
而今年招行中报披露的一个数字引起了业内关注,招行上半年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余额比年初增加2.78亿元,增幅50%,不良率由年初的1.92%上升到期末的2.74%,增幅也高达42.7%。
不过招行人士曾解释,不良上升主要是灾区信用卡难以催收,加上信用卡不良不能核销,导致不良率数字较高。
但如果以国际市场不良依据来衡量,该行的坏账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不过,市场最为担心的是,台湾地区、韩国出现大量卡奴,最后摧毁了信用卡产业,中国内地会不会重蹈覆辙?
一位信用卡资深人士分析,韩国发生卡奴危机是因为银行不给客户循环信用额度,迫使客户只能再申请一张信用卡还旧的,这导致信用无限制扩张。台湾地区的特性是市场上有人开始做余额平转,比如客户欠了甲银行100块,乙银行为了拉客户,就会帮客户偿还甲银行的欠款,并且提供更优惠条件,如延长免息期或者降低利率,这同样扩张了信用,并放大了风险。其二是台湾地区发了现金卡,“我们目前取现是有限制额度,现金卡是一下子给了10万额度,银行发现金卡就会引发危机。”
尽管中国信用卡市场还比较平稳,但“中国国内已开始做余额平转,这是一个危险信号。现在有一家银行已经在做了。我们希望他们为了行业健康要停止这种做法。”上述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