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13日电(记者任会斌)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的黄河水权转换研讨会上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青铜峡灌区、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南岸灌区启动水权转换试点以来,试点工程项目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节水效果较为显著。
2003年4月以来,我国在用水量大、利用效率低的宁夏黄河青铜峡灌区、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启动了水权转换试点,以新建用水大型工业项目出资在灌区实施衬渠等节水工程的模式,置换对应灌区的取水权。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调局局长安新代介绍说,截至目前,宁夏、内蒙古两大灌区的水权转换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98亿元,总干渠、分干渠、支渠、农渠等节水工程衬砌总量已达到1716.705千米,建成各类渠系建筑物31794座,完成的水权转换水量已达到1.64亿立方米。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宁夏、内蒙古水利部门的监测,水权转换试点灌区实施节水工程后,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硅电联产项目衬砌的黄河南岸灌区42千米总干渠,每公里水渗透量比衬砌前平均降低了51%至55%,水流速度平均提高了约25%,每年可节约水约2173万立方米。
宁夏黄河青铜峡灌区唐徕渠灵武发电厂水权转换项目工程干渠衬砌后,每公里水损失率平均降低了约46%,支斗渠平均降低了37%,衬砌后的干渠、支斗渠每年可分别节约水量2150万立方米和1398万立方米。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