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江西省200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正式接受网上报名。短短两天时间,已有近两万人报名考试,很多岗位的考录比例已突破100∶1,其中最高的考录比例达274∶1。尽管今年招考人数较去年有所减少,但考生报考热情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报考录取比例的巨大反差与超常的参与度,让人感到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的“不寻常”。但专家建议,报考公务员应理性些。
艰难的公务员梦 3年前,天津科技大学本科学生小邹毕业在即。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第一次参加了2006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由于准备不足,落榜了。“我当时只知道想要当官必须考公务员,所以没有考上我一点都不失落。”
2006年7月,小邹大学毕业。“我学的是应用化学专业,专业太冷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天津尝试应聘了几份工作毫无所获,小邹回到家乡新余。在新余的人才市场转悠了数次,小邹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虽然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但想想自己家里没有路子可走,考公务员或许是唯一出路了。”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小邹走上了考公务员之路。
从2006年9月至今,小邹已6次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遗憾的是他没能实现自己的公务员梦,其中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只差0.5分。
找不到工作,小邹颇焦虑,父母更是如坐针毡。托了各种关系,父母终于帮小邹找到一份较稳定的工作。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小邹满怀欣喜。很快他发现这份工作根本不适合他。“工作太平淡,每天都是做一些琐事,根本没有发挥的平台,发展的空间。”两个月后,小邹没有再去工作,重新捡起辅导书,准备新的公务员考试。
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小邹报考的是汕头海关的一个职位,竞争比率是1:200。为此,他特意到南昌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国考主要还是练练笔,着重在省考吧。如果省考都考不过,我只能回去干原来那份工作。”小邹颇有些无奈。
公务员并不轻松 公务员的工作“体面、权威、稳定、清闲”,“当公务员就是当官”……那么,公务员生活究竟是啥样?
看到周围的朋友一个个挤破头去考试,大卫实在不知道图个啥。
大卫的爸爸在政府机关工作。小时候,大卫对爸爸的记忆是空白的,只记得爸爸每月回家一次,拿两件衣服又走了。问妈妈爸爸去什么地方,妈妈总说在工作,后来才知道那叫挂职锻炼——这样的状态从大卫读小学一直持续到高中,大卫的爸爸从普通的干事做到了主任。学校的家长会,大卫的爸爸从来没参加过,甚至连班主任的名字都说不出。大卫还模糊地记得,妈妈几次哭着喊着要和这个“不回家的男人”离婚……
后来做到“部长”,大卫也不见爸爸有什么清闲的日子,总是抱着本书在那“啃”,有时候觉得比自己还勤奋。爸爸现在每年还要参加年度考核,一个人皱着眉头又背又记,生怕考分太难看,输给年轻人。
但是,爸爸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突然有一天,上级宣布,为了培养人才,晋升机会优先考虑“文化水平较高”的干部。看着部里的“青年才俊”研究生占了一大半,爸爸开始思量报名读“在职研究生”。一把年纪还这么拼,大卫心里很难过。
“看见爸爸这么辛苦,我发誓不做公务员。”大卫说。
公务员热应该降温 一项有关公务员职业的调查显示,有83.3%的人最看重公务员工作的稳定——医疗、养老都有保障。在医疗费用节节攀升、社会保障覆盖面仍较低的今天,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
“大家都想考公务员,福利待遇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以及其他的福利待遇差距都很大,这几个因素促使很多人想去这样一个职业稳定、待遇又比较好的工作岗位就业。”江西省社会学会会长王明美这样解释公务员报考“高烧不退”。
王明美认为,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热有些畸形。他表示,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但公务员享有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在养老、医疗特别是住房方面有很好的政策。并且公务员基本上是“终身制”,除非违法违纪。“对整个社会而言,人人争当公务员肯定有弊端。”
有关专家建议公务员热到如此地步应该降降温了。“应该树立公务员只是一个职业,而不是"官"的认识,消除特权意识,建立真正行之有效的有进有退的公务员考核机制。”针对“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王明美建议有关部门要进行理性引导,同时平衡职业差异,加强权力监督。记者曹小武实习生周韡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