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在国务院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林业生态恢复重建的内容令人眼前一亮。中央财政今年将对林业新增36.5亿元投资,明后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今年以来,我国南方雨雪冰冻受灾地区和汶川地震灾区林业损失惨重,而上述灾区均是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的长江、珠江流域。
灾害中4030万亩森林蜕变为无林地或疏林地,相当于抵消全国一年的造林成果。据四川省初步测算,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加1.2亿吨。
根据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区林业生态恢复重建被列为重要任务,到2010年,要基本恢复林区生活条件和基本生产能力,使受灾林农和林区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这不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背景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有直接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人与自然长久和谐发展有积极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
值得强调的是,根据中央的安排,当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林业基层单位职工因灾损毁的住房重建给予适当补助,对林木良种繁育给予支持,并制定受灾木竹最低收购保护价,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对受灾木竹收购加工企业所需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同时,对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形成的难以偿还的造林债务,根据灾情给予优惠或适当豁免,并将林业灾害救助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救灾资金渠道统筹安排。这些都是落实好生态恢复,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必须不折不扣地花好每一分钱,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到人到户。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看到,相对于其他行业,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常常需要付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好中央精神。
中央强调,灾区恢复重建是此次拉内需保增长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灾区恢复重建成功与否,归根到底要看能否恢复遭到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南方地区,山区为主,四季多雨,生态恢复、水源涵养,主要靠植树造林。36.5亿元资金要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棵树,争取早日还灾区人民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活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