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1月14日电 (记者吴焰)备受注目的上海世博会外国自建馆,首批即将动工。今天下午,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与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西班牙等6个自建馆国家签署《土地移交备忘录》.这意味着,取得地块的国家可以就可以进场施工建设展馆。
据悉,首批交地的国家中,法国、德国明日即将率先进场施工,西班牙、澳大利亚也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国家馆,卢森堡馆、荷兰馆启动建设初步定于明年年初。
上述国家此前均公布了展馆设计策划方案(效果图见后)。
名为“感性城市”的法国馆,漂浮于占据整个展馆面积的水平面上。这种脱离地面的手法,能尽显水韵之美及其水的反射现象。水平面、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世界。展馆顶层精致的法式餐厅,法国著名料理师将展现法国厨艺的多样性。参观者穿过餐厅,慢步于屋顶的法式花园,浦江美景尽收眼底。
德国馆命名为“和谐都市”,位于卢浦大桥附近的黄浦江南岸,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展馆四面呈开放状,其建筑设计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主要展区是由三个被底座支撑起来而呈悬浮状建筑体和一个锥体形状建筑物组成。展馆以一些典型的都市生活空间和设施展示德国的城市生活。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德国制造”产品解决都市问题的方案。德国展馆期望表达都市生活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共性与个性、工作与休闲,以及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国家馆占地面积达4800平方米,其主题是“战胜挑战:针对城市未来的澳大利亚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探讨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化和全球化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展示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向参观者呈现“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地”—澳大利亚如何缔造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卢森堡为突出其“欧洲绿色心脏”的特殊身份,展馆几乎只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展馆设计取义中文译名“卢森堡”即“森林和堡垒”,展馆自喻为一个周围绿树环绕的开放堡垒。展馆将通过其建筑和使用的材料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尊重自然环境,同时却能向城市居民和来访者提供现代化的舒适生活。使用的主要材料将会是钢、木头和玻璃,都是些可回收材料。为了强调展馆对外部的开放性,围墙上将会嵌有各种半透明的平面,上面还会用汉字表达很多信息。
荷兰选择了“快乐街”为荷兰国家馆的主题。整条街呈8字形,而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运数字。“快乐街”意指一个理想的城市。在这个区域内,城市生活的各个部分和谐共存,并且通过对于生活区,工作区和工业区的划分,体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合理规划。参观者可以在“快乐街”上参观各种造型独特的房子,体验荷兰的文化气息。每个房间形成一个卫星馆,都体现了荷兰人民在空间,能源,水利用方面的创新。
西班牙国家馆主题为“通过科学和技术创新来重塑城市社区”,采用钢建筑材料上覆盖柳枝建成,形状像一只篮子,通过西班牙不同地区的手工艺者的帮助,利用不同的自然颜色将柳条编成不同的图案。整个国家展馆的投资预算为1800万欧元。
记者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处了解到,目前,有49个国家决定自建国家馆。在这些国家中,沙特、意大利、克罗地亚、奥地利、波兰等14个国家具备了概念方案和初步计划;阿联酋、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11个国家已经明确方案和实施计划,卢森堡、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已进入审批程序。
根据筹办工作节点,组织者也对自建馆建设进度提出“最后时间表”:要求各馆在2008年底前确定设计方案;最迟于2009年4月底开;2009年12月底完成建馆。
附图:各自建国家馆效果图:
法国馆:主题“感性城市”
德国馆:主题“和谐都市”
澳大利亚馆:主题:“战胜挑战:针对城市未来的澳大利亚智能化解决方案”
卢森堡馆:主题“小也是美”
荷兰:主题“快乐街”
西班牙馆:主题“通过科学和技术创新来重塑城市社区”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