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你落选了!”
武汉某大学研究生李洁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好友的电话。
“暑假实习临行前,导师还特地鼓励我呢,怎么评奖学金就抛弃我呢。”尽管在电话中,李洁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但委屈的感觉还是止不住涌上心头。
李洁是一名2007级研究生。去年,第一批试点高校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同时许多非试点学校也开始了改革尝试。这些学校中的2007级研究生,由此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没有了传统的公费和自费身份之别,他们在第一年暑假来临之际,纷纷开始翘首期盼,盘算着9月研二开学时,他们要带上多少学费。
新机制实行后,奖学金由学校出资设立,分为数等,奖金额依次减少,可以抵免全额或部分研究生学费,大多数高校称之为基本奖学金。虽然各个学校基本奖学金具体设置不尽相同,但最高奖项都高达四位数,略微超出或恰好等于一年的学费。奖学金制的第一次试水,结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伴着青年学子五味杂陈的,也许还有一声无奈的慨叹。
评分结果掺杂导师评价增加落选学生压力 许多高校都制定了严谨的评分细则,有的学校的细则中除了成绩、科研、社会活动等项目,还包括导师打分的环节。这个措施本来是考虑到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较为全面,能够平衡一系列硬性规则的不灵活之处。但相应带来的是,由于评分结果掺杂了导师对学生的认同度,无形中增加了落选学生的心理压力。
李洁得知自己落选后,在心里替导师想了许多理由:也许老师是想照顾一下家庭困难的同学,也许是想让去年拿过奖学金的同学今年牺牲一下,以求平衡吧。
本想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几天后,她偶然看到同学在一篇博客中写道:“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得到了奖学金。”她顿时大为光火:“你努力了我就没努力吗?我就比你后进吗?”同学向她道歉后,她也进行了自我检讨,自己其实并不特别在意那些钱,但这样的结果带给她一种很强烈的失落感,甚至觉得自己过去一年的努力也被全盘否定了,因此变得异常敏感,给自己和同学都带来了烦恼。
“买版面,发论文”成了校园里公开的秘密 “有时候也会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该花点钱去发表一篇论文。”同学唐娟无奈地说,“过去的研究生是为了顺利毕业花钱发表论文;如今的研究生是为了评奖学金花钱发表论文。”
绝大多数高校的奖学金评定细则中都包含“科研成果加分”一项,而科研成果最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一般来说,科研成果分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几个层次,加分也由高至低。由于现如今研究生人数太多,高层次的核心期刊版面非常有限,审核又严,很少有人能在国家级、省部级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因此,许多较低层次的学术期刊就有了市场。如今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学术期刊的征稿广告,有的还较为含蓄,只提“征稿”事宜,而有的则直截了当地附上了具体版面费,以传单的形式散发到研究生宿舍。“买版面,发论文”,在校园里几乎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这种情形下,与论文挂钩的奖学金评选在很多学生眼里也变得暧昧起来。
武汉另一所大学的陈峰在谈及评选办法时认为,发表论文的确应该加分,毕竟学术研究是研究生的主业,但问题是这些论文、科研成果没有公布出来让大家监督。
“也许老师会严格把关,但老师的注意力毕竟有限。”有一次,陈峰特意去网上数据库查询获奖同学的论文发表情况,却根本查不到“同门”中究竟有谁、在何处发表了论文。他只能猜测:排名比他靠前的同学应该是发表了论文,但在这个学术贬值的时代,“我有时会有挥之不去的念头:这些论文是买来的。因为在不录入网络数据库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论文也就几百块钱,成本很低。”
平分奖金避免“同门”不和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杨波,在奖学金评定办法还没有公布时,就在同学中发起了一场关于平分奖学金的讨论。他本来很有希望通过评分获得二等奖学金,冲抵一半学费,却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奖学金全部贡献出来,让与自己的“同门”。
杨波解释说,他发起讨论的初衷是“同学情谊”。平日学习之余,杨波就在校外做兼职,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他认为把自己的奖学金贡献出来,能够帮助“同门”中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虽然整个学院的奖学金覆盖率为80%,但如果按规则评选,一定会有同学拿不到奖学金。
经过讨论,他们最后达成一致,向导师提出平分奖学金,但将向学校申报的荣誉给予那些平时学习刻苦、表现优异的同学,导师最后同意了大家的请求。事后几名同学都表示这虽然有搞“平均主义”的嫌疑,但相比之下,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更不愿意看到“同门”不和。
“平分是个好办法!”陈峰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门”私下讨论时认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水平并不像评分细则里规定的那样容易量化,而且目前的评选办法还可能推动学术欺骗行为。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大家朝夕相处,互相之间都知根知底,“我觉得我们中间没有学术牛人,或者说没有一万和零这么大的差距。”
陈妍本科毕业工作5年后,通过考研重回校园。她说自己就是为功利十足的社会所累,想在校园中寻求一些安宁,才选择考研的,这些钱在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看来很多,其实工作以后就会知道其实这算不了什么。“如果我能选择,我宁愿不要这些钱,平分给同学们,同学情谊如果因这一万块钱而产生裂痕,那太得不偿失了。”
中西部高校多争取一个名额是一个名额 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清华读研的张颖,已经在清华园学习生活了5年。作为试点改革进校的第一批学生,他们只需在入学时向学校提交一份“三助”申请书,获得批准后,便可以减免所有的学费,并且在获得国家及学院生活补助的同时拿到“三助”的岗位津贴。
清华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体系包括助教、助研和助管三种。以张颖所在的外语学院为例,每人每月获得的岗位津贴加上政府、学校发放的生活补助,可以拿到810元,在北京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并且覆盖面非常广。据《清华大学关于改革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决定》,学校的“三助”能够覆盖90%以上的学生,张颖也证实自己和同学几乎都获得了“三助”的岗位。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刘明对奖学金不大上心,“研一时,曾有一个金额一万元的社会奖学金,我当时没有申请,评完了才知道按自己的条件,只要申请的话就能拿到。”他说,由于有许多企业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学金,而每项奖金都有数千元,奖学金门类多了,竞争也就相对缓和,老师在评选的时候也会适当平衡,给奖学金拿得少的同学更多机会。
同为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高校,相比之下,地处中部和西部的重点高校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教育部门投入能力有限,基本奖学金金额及覆盖面都比较有限;企业以及个人捐助设立的奖学金也比较少,有的高校奖学金甚至只有基本奖学金一种。“我们也在尽力为自己的学生争取奖学金,能多争取一个名额是一个名额,研究生的学费还是比较高的。”一名教师说,“但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僧多粥少。”杨波说,“奖学金制纵然有弊端,实行过程中也有不到位的地方,但奖勤罚懒的初衷是无可非议的。我认为比较完善的方式是:基本奖学金平分,社会奖学金评分。如果只有基本奖学金的平分,那滋味其实也很无奈。”
(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