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这几天,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卫佳蕴正躺在上海市长海医院6号楼52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父亲只能偶尔通过探视走廊的内线电话打进病房和她通话。虽然有一些排异反应,但父亲仍然坚信,女儿可以渡过这次难关,因为女儿的背后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在支持着她。
10月17日,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个平常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对东华大学的学生而言,却是爱心即将点亮生命之光的日子。这一天,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和信息学院的几名硕士研究生专程赶赴上海市长海医院,为10月20日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的白血病校友卫佳蕴捐献血小板。
10月20日,南京骨髓库与卫佳蕴骨髓配型成功的志愿者捐出造血干细胞,这宝贵的救命“种子”在第一时间被送往长海医院。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东华大学的学生在得知院方血小板库存十分有限的情况后,立刻主动加入到血小板捐献的队伍中。计算机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副主席马黎说:“之前大家已经作了很多努力,而今胜利就在眼前,我们要在关键时刻尽全力再帮卫师姐一把,希望她早日康复,回到久违的校园,回到想念她的师生身边。”
卫佳蕴是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一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曾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多个重大赛事奖项。2007年暑假,就在卫佳蕴正忙碌准备毕业论文时,却收到了急性白血病确诊的通知。
卫佳蕴的母亲两年前因癌症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卫爸爸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就在此时,女儿的辅导员陶莉老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医院,一边宽慰佳蕴父女,一边积极联系学校和保险公司,想方设法帮助和陪伴父女俩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医院确诊后,马上制订了化疗方案,然而高昂的化疗费用却让佳蕴家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2007年9月,新学期一开学,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立刻在学院内部发起了爱心募捐。很快,这一募捐活动迅速扩大至整个东华大学,乃至松江大学城。从学校领导、院长、书记到素不相识的本科生、研究生,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有的同学自己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好,却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原本不多的生活费;有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在奖学金还没下发时便主动向老师提出捐助的请求。学校还联系了多家电视台和平面媒体对佳蕴的病情予以专题报道。在东华大学师生的积极行动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参与下,短短几十天就募捐到来自校内外的善款近20万元,为及时对佳蕴开展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化疗并不是治疗白血病的根本方法,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才有痊愈的希望。东华大学的师生在募捐的基础上又开始在整个松江大学城开展“万人骨髓配对”大行动。东华大学研究生会的同学们连夜赶制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短片,在大学城各大高校播放,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
现场捐献活动当天,东华大学的老师们率先挽起了衣袖,参加捐献。同学们排起长队,默默等候着为不曾谋面的校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当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工作人员携带的300支采集试管,远远满足不了师生们的捐献热情,单是登记在册的师生就超过了1000人。
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主席丁翔说:“当时同学们已经不仅仅是在救助卫师姐一个人了,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去帮助白血病患者这个群体,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卫佳蕴父女在看到现场活动照片后也备受鼓舞。卫爸爸哽咽地说:“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做不放弃,有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我坚信我们总有走出阴霾迈向光明的一天。”
在卫佳蕴休学化疗的一年多里,日子虽然难熬,却始终有东华大学老师和同学的陪伴。学院师生的探视,让卧病在床的她多了许多开心的笑容。尤其是佳蕴的导师孙莉老师和辅导员陶莉老师,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中从松江赶赴医院探望佳蕴。今年中秋前夕,两位老师冒着暴雨亲自将月饼送到佳蕴家中。辅导员陶莉老师即使在自己的父亲突发中风病危期间,也不忘给佳蕴送上亲切的问候。
而今,卫佳蕴已顺利找到与自己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重获新生的日子即将到来。卫佳蕴的父亲卫根祥专门给东华大学写来感谢信。信中,他感激地表示:“为了这一天,我们父女俩已经等了一年多了,幸好有学校老师和同学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才能熬到今天,感谢学校培养出这么多师德高尚的老师和富有爱心的学生,我为女儿能在东华大学读书而感到幸运和骄傲,这份关爱我们将终生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