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金融危机
“现在是金融业反思的良机”
——访福建省银监局副局长胡艳超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福州报道
当前,最热的词是什么?金融海啸。曾经“炙手可热”的华尔街,如今却寒气逼人。
《中国经济周刊》:针对当前的金融危机,需要吸取怎样的教训?
胡艳超: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既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也有力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衍生品等组成的虚拟经济的扩张并非始终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步。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就显示了虚拟经济盲目扩张的恶果。
金融业要吸取的教训是,防范风险始终是第一要务。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都要考虑平衡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既不要把次贷这样的“烂苹果”层层包装出售,也不能一味放大金融杠杆冒进。危机也让我们反思一些所谓的国际创新,如“公允价值”以及监管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顺周期效应等。现在正是检讨、反思的良机。
《中国经济周刊》:您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与1929年金融危机有何区别,会引起同样的全球经济萧条吗?
胡艳超:当前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还是有差异的。首先,就金融业本身来说,当时银行与证券是混业经营,相互之间没有隔离墙,风险传导很快;而这次危机,商业银行问题并没有当年那么严重。其次,从全球范围来说,今天已经有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形成一定的支撑。
我个人认为,金融危机的确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并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市场机制的基础,我们要相信市场经济的生态恢复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过度的金融创新导致了如此灾难,是不是意味着中国金融创新要更加谨慎?
胡艳超: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美国的确是在某些方面因为盲目推出新的金融衍生品而发生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创新,中国的金融创新还远远不足。譬如,由次贷延伸的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出了问题,但是其核心首先是贷款有问题,其次,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揭示不透明,不能说我们从此就拒绝证券化了,中国必须要坚定地推行资产证券化,这对银行和消费者双方都有裨益。事实上,如何有效地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们还是要认真地当学生。”
《中国经济周刊》:有人说:“现在看上去华尔街到处都是‘便宜货’,中国金融机构应该前去抄底”,您如何认为?
胡艳超:抄底,底在哪里?中国股市3000点的时候,有人说到底了,结果跌至2000点;2000点又说到底了,结果跌至1800点。美国金融市场同样如此。弄不好抄底者会成为买单人。
当然,如果有优质的但目前遇到困难并被价格低估的机构,中国的金融机构还是可以考虑的。尤其那些需要获得丰富金融产品和创新服务方式的金融企业,可以捕捉合适的目标,实现互补和嫁接。但如果仅仅因为对方价格便宜,去抄底,那就要慎之又慎。
《中国经济周刊》:面对金融危机,作为金融监管机构,您认为目前的重点是什么?
胡艳超:首先,我们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市场信心。要求银行加强风险控制,关注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的信用风险,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其次,在国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要保证国内市场的需求,适度放松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具体针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政策;再次,对支柱产业的企业要支持,对危机中应对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村经济也要有必要的支持和扶持,而不是釜底抽薪。
有句话比较老套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还是实实在在地为春耕做好准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