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北京军区驻晋某军需仓库先后被上级评为“全军先进军需仓库”、“联勤工作先进单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前不久,北京军区后方军需仓库等级管理工作座谈会又在这个仓库召开。
谈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仓库领导坦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注重发挥文化建设培育人、激励人的作用,是仓库全面建设连创佳绩的源头活水。
走进这个仓库,山沟陡坡上鲜红的“中国印”与险峻的山势浑然一体,分外引人注目;营区护坡上极具神韵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办公楼前的山包花园坡壁上,英模人物画像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题词相得益彰。在仓库保管二队营院左侧的护墙上,国旗、党旗、军旗和团旗交相辉映;漫步营区,道路两旁的灯箱里,既有中国革命史图解,又有闻名中外的晋祠、北岳恒山的图示,以及三晋大地的美丽风光。置身其中,让人处处能感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来自泰安的消防分队班长、二级士官曹淑珂坦言:刚开始自己对部队实行的严格管理感到不适应,是库区护坡上写的那句“制度不落实等于零,执行不到位等于零”的话促使他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时间长了,他越琢磨越觉得这句话充满了辩证法,讲得有道理。
受条件限制,仓库只有一个荣誉室,一直没有库史馆。一次,库领导带领新兵到分部部史馆参观,部史馆里的战斗故事、英雄事迹、保障战例,体现联勤部队优良作风的历史片段一下子吸引了新战友的目光。受此启发,仓库专门安排人汇编了传统故事集,通过板报橱窗宣传、广播视频播放、召开故事会等耳濡目染的形式,让这些生动的教育素材深入人心,以此激发官兵不辱使命、争当联勤保障尖兵的豪情。
仓库虽然地处山沟,自然环境艰苦,但经过一茬茬官兵的艰苦奋斗,学习、工作、执勤条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激励官兵继承光荣传统,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他们把历年来涌现出来的“老山沟”、收发业务标兵、岗位练兵尖子等典型的形象嵌进灯箱,把先进模范和身边典型的事迹编写成相声、小品、诗歌、“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在晚会上演出。渐渐地,官兵们的观念悄然发生变化,当一名继承和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的称职联勤兵,成了他们最现实的理想追求。
要想让山沟里的生活同样精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官兵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基于这一理念,仓库投资近百万元改建了士官公寓和东沟哨所,进一步优化了官兵生活环境,购置了图书、电脑等学习用品,完善了仓库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通过周末“实话实说”、“热点辨析”、“主题演讲”和“社会时尚网上大家谈”等文化专栏,让官兵在辨别是非中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仓库政委乔红新说:“通过几年的努力,仓库的文化设施建设与外界相比已大大缩短了差距,官兵们学有资料、玩有器材,电脑已普及到班,文化节目多样,业余生活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