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本报记者 郄建荣
将查找问题贯穿始终 ,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审计署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明确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审计署提前谋划调整思路,维护民生出实招,确保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面对日趋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审计署提出了全新的审计工作思路。
将查找问题贯穿始终 审计署从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将查找问题摆在突出位置。
在活动准备阶段,审计署就如何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审计机关在思想观念、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和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等方面存在哪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向署机关各单位及各派出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在全署一千五百余人参与下,9类28条具有共性的意见和建议被梳理出来。
查找问题不遮不掩 10月7日,审计署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署党组书记、审计长、署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家义在强调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时,直指审计机关在审计业务工作和审计队伍现状两个方面存在的10大问题。
在审计业务工作方面,刘家义指出,审计机关在思想观念上、在全面依法履行职责上、在审计深度和力度上,还不完全适应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未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有的对审计质量要求不高,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和经济犯罪线索不深,从宏观全局揭露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不够;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亟待提高;审计工作发展在地区之间、层级之间不平衡,与全国审计工作整体推进、形成合力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审计队伍建设、审计文化建设、审计理论研究、审计机关各项管理工作以及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任务还十分艰巨。
在审计队伍现状方面,刘家义指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审计实践的自觉性不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不相符合;有的重审计业务轻内部管理,忽视基础建设工作,忽视队伍教育、作风建设、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有的讲排场、图享受,违背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的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不自觉、不严格的问题。
征求意见广泛深入 审计署学习实践活动进入深入调研环节后,为使征求到的意见更具广泛性,10月24日,署党组就8个方面的问题向地方省级人民政府、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管企业等222个省级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函。署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署党组要求,就9个方面的问题向地方审计厅(局)和各特派员办事处共56个厅(局)级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函。审计署还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提前谋划调整思路 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审计署及时学习传达,调整思路,立即提出了六项工作措施,确保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要通过监督检查涉农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二是要通过加强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防范和化解涉农资金风险;三是要通过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要通过加强涉及农村社会公共事业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保体系的健全、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五是要通过加强对涉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耕地保护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农民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六是要通过对审计情况的研究分析,促进完善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及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本报北京11月1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