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五年与三十年 一个杂志的生日感怀

  本刊编辑部

  五年与三十年

  一个杂志的生日感怀

  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首次提出。一个月后的18日,《瞭望东方周刊》问世。从创刊伊始,科学发展观即成指导“东方”报道的灵魂与主轴

  年光逝水,世故惊涛。

转眼间,“东方”五岁了。

  五周岁,已是一个自足的生命,有其独特的况味,亦有其独特的风景,独特的命运。五年前,“东方”初创,第三期的封面文章是“岁末台湾”,封面图片上,是飞扬的陈水扁,而今陈氏再度风光于媒体,已然是待罪之身,阶下之囚。而一份政经类新闻周刊,所要专注面对与诚实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世界,一个个丰富而复杂的生命。

  朝向世界的多变与生命的复杂和丰富,5年里,我们手不停挥,脚不停奔,忠实记录,严肃思考。欣幸的是,5年劳作,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都印在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一阔大的时代坐标中,而5年中喜怒哀乐所系,无外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富强。这一切,赋予了这本杂志存在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2008年11月18日,没有生日的烛光摇曳,没有舞姿的曼妙动人,我们乐于做的,只是静静翻动这本杂志,回望这本杂志所努力揭示的时代与历史,在大时代的镜像中,寻找一个媒体安身立命的细节,于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书页沙沙响,除了收获的喜悦,我们的嘴边,有风暴的味道;我们的耳中,有惊雷的回响;而胸中,依然是希望的温暖与理想的热切。

  号角无声

  1978年开始启动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行至2003年,已经25个春秋了。如果把30年改革开放比作一部宏伟的交响曲,到2003年,则开始了它华彩乐章的演出。

  该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首次提出。一个月后的18日,《望东方周刊》问世。从创刊伊始,科学发展观即成指导东方报道的灵魂与主轴。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被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所表达的思想与背后蕴涵的理念,对于单纯以效率优先的发展路径安排是一个纠偏,更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它突破了将效率与公平置于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意在以全新的执政理念与坚定的政治意志,为前25年里高速发展的中国所支付的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埋单,为民族福祉奠定长远基石。任何有现实感的人,都能体会到,科学发展观之于发展成就巨大而却存在失衡之弊的中国,来得多么及时,多么必要。

  于新生的《望东方周刊》而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无声的感召。尽管有海外舆论将这本新闻周刊的身世与中国高层政治做了令人发噱的附会,赋予她某种光环,但从精神气质与价值观层面观之,《望东方周刊》接科学发展观之踵而问世,并在创刊后的报道中始终将科学发展观奉为圭臬,以之为观察现实、衡量国情的价值尺度,则可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东方”始终认定,弘扬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报道工作,不但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自觉,是一个清醒的中国人所应怀抱的一种态度,一种使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自鸦片战争爆发,步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后,难得的黄金发展期。此前的中国,或因内乱,或受地缘政治影响,一再丧失发展良机,令人扼腕。因此,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亦避免跛足失衡的发展断送中华民族振兴的光明前景,是全体中国人的愿望,也是媒体责无旁贷的义务。有了此种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遂为新生东方的不渝追求。

  史载,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民族危机并未解除,健忘症已经弥漫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上层。由林则徐辑录京中来信而编的《软尘私议》中,有这样描绘当时北京景象的文字:“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麻痹与健忘,让中国的近代史写满了屈辱与血泪。

  民族的历史记忆不是失去了生命的断烂朝报,而是无声的号角,在吁请后人的警惕。如果我们在国难方殷之时尚且麻痹与健忘过,那么,在改革开放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就尤其应该心怀警惕,以史为鉴,告别“麻痹与遗忘”,彻底告别治乱循环的悲剧,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去拥抱民族美好的未来。

  跃上激流

  2007年,一名调查记者离开了《望东方周刊》,他离开创刊起自己就参与的东方,主要原因,是他无法再忍受从事调查报道过程中目睹到的一些黑暗现象对自己良知的摧折。于是,在自己的一名“线人”在电话中向他惊恐地呼救,而几分钟后就被报复者带走之后,他下定决心告别了自己曾热爱的这份工作。

  我们为他惋惜,但并不责其脆弱。历史学家黄仁宇曾说,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实现民主富强,必须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这种穿越,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长期的希望与失望交替、成功与磨难并存的渐进过程。

  面对“历史的三峡”, 我们真切地体认到,向着民主法治、繁荣富强这一目标奋力奔跑的,注定是一个激流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复杂的转型的国家,她在艰难向前的过程中,必定会让自己的人民既领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美,也必将遭遇樯倾桅斜、晕眩摇晃的不适。按照一些学者专家的分析,中国的最终崛起,所需时间不会少于100年。因此我们应具备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耐心建设,不期速成的实践智慧。

  “历史三峡”的启示还在于,科学发展观要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惠及全体中国人的实务,也必将是一个充满曲折与博弈的过程。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做韧性的努力。作为媒体,于此尤要具备理性的认知,要有于激流中辨识方向的清醒与理性。

  观诸今日,中国如何认知自身,如何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最大的认知课题。在此问题上,中国崛起论是一种流行的判断。尽管有人基于贫富悬殊这一客观事实,不承认中国崛起这一认知,认为所谓的中国崛起,不过是中国富人的崛起。然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学者引用“台球模型”指出:国家间关系与台球桌上的台球相似,球与球相撞,相撞的是作为整体的球,而不管其内部的结构、材料如何。对于中国这只“球”,人们同样感受的是它的整体,而不管它内部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断裂,乃至鸿沟。

  事实正是如此。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全世界都真切感知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力量与变化。2004年圣诞节时,一个西方专栏作家这样描述自己所过的圣诞节:这是个非常“中国化”的圣诞节,从玩具、球拍,到个人电脑,无不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统计资料显示,欧盟国家用来装饰圣诞树的电子花环有97%是从中国进口的,其他圣诞装饰品也有87%来自于中国市场。因此不难理解,从他们的立场看来,中国崛起是一个事实,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不再是一个想象。

  激流上的中国,背负厚重历史包袱的中国,历经挫折,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足以自豪。如果我们放眼改革开放给中国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空间带来的改善,则会更觉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然而,辨证地看,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我们,在为成绩自豪之余,自然较少旁观者的轻松与欣赏,而是更多地敏感于自己的问题,更多地怀有一份忧患意识,而这,无疑是更利于前行的一种态度与气质。也因此,自创刊以来,东方充分发挥了媒体作为瞭望哨的角色,力图以绵薄之力,为于激流上奋进的中国,更多地发现暗礁与险滩所在,从而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尽媒体应尽的一份责任。本刊刊发的所有所谓“揭黑”、“揭丑”的报道,立意皆在于此,它们一时为东方赢来了“新锐”、“大胆”、“铁肩”、“道义”的评价。

  评价并不重要。作为媒体人,我们衷心乐见的,是激流之上,中国不断进步的雄姿。

  沧海观止

  五年里,作为媒体,接收到的最多最强的信号,就是“中国崛起”。

  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崛起论”,时间走了不过20年。舆论的沧海之变背后,是世界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伟力与节奏。

  冷战结束后,世界迎来了以资金、技术及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交换为特征的全球主义时代。往昔做过不同发展模式探索与实验的一些国家,纷纷转向接受市场经济体系,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朝着繁荣与富裕的目标进发。实事求是地说,在这样一幅沧海横流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版图上,中国并非一枝独秀。其中,每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都有值得我们虚心学习与借鉴之处。

  关于中国崛起,我们都耳熟能详。值得留意的是,早在2003年,俄罗斯也已戴上了“崛起”的花环。该年,高盛公司在其报告中提出了“俄罗斯重新崛起”的观点。报告中,高盛宣称,俄罗斯将在2020年前超过意大利,2025年前超过法国和英国,2030前超过德国。根据预测,在2020年前,俄罗斯人均收入将达29400美元。

  还有波兰、捷克,印度、巴西,包括越南,与中国之间都有值得互相学习借鉴之处。

  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帮助人们学习,打开眼界,成为人们免于愚昧与狭隘的助手,从而在开放的环境中,与全体国民一道,锤炼出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国民性格与国民风范。理性、刚健、包容的国民性格,应是国家软实力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五年中,东方于此着力甚多,可谓不遗余力。未来,我们仍将在这一方向上继续努力,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天地悠悠

  纸页翻过的沙沙声背后,是光阴的无声脚步,是五年耕耘汇成的文字之海,是文字背后寄托的理想与情怀。文字向来是有重量的。

  “百年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一辈子空怀家国抱负的南宋诗人陆游,在晚年这样感叹。郁郁不得志中,文字成了重要的安慰。

  文字仍然是现代媒体人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不同的是,身处改革开放的年代,恭逢中华民族振兴的伟业,我们手中的文字,不必再有寒蝉般的寂寥,不必再有杜鹃泣血的孤绝与幻灭。相反,我们可以用它来传播希望,传播光明,用它来祛除污垢,兴利除弊。

  因此,我们告诫自己:应如祖先那样敬惜字纸,要对文字怀抱敬畏之心。史学大师陈寅恪“吾侪所学关天意”的自我期许与认知,同样应该成为为历史书写底稿的新闻人之绳墨。而在日益精密与复杂的现代社会里,除非用专业主义的精神要求自己,除非保持开放的胸怀,不断学习,是无以捍卫文字的尊严的,更谈不上肩起一个严肃媒体应负的责任。五年里,“东方”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手下的文字,但坦率而言,也留下过败笔。未来,我们会以更加成熟的文字,更加专业的态度,去记录,去观察,去思考。

  敬惜字纸,敬畏文字,如是,面对悠悠天地,我们便会心无愧怍,而惟有光荣和骄傲。■

  

(责任编辑:杨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