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暴队张大宁政委在救灾现场指挥
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积极参与海地“诺言”教会学校坍塌事故救援纪实 在海地任务区,哪里有邪恶,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险情,一定就有CHINAFPU(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身影。2008年当地时间11月7日10时左右,海地首都太子港佩森威尔地区的“诺言”教会学校一栋四层教学楼突然坍塌,700余名师生被废墟压埋,生死未卜。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参战队员积极作为,不畏艰险,密切配合联海团、海地当局圆满完成了伤员救护、疏散人群、疏导交通、现场封控、安全警戒及护卫海地总统、总理、妇女部长和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总警监视察救援现场的任务。
中国速度 5分钟启动《紧急拉动预案》,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35分钟开赴事故现场,第一支赶赴事故现场核心区域的维和力量。
55分钟成功从废墟中救出第一名幸存者。
总有一种责任源自忠诚和使命。为民爱民是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责任。责任当前,义无反顾是维和队员的唯一选择。
“11.7”,像一块突如其来的黑纱,系在每名队员的左臂。
11月7日上午10时10分,联海团副总警监布赖斯通过电话向中国防暴队通报了“诺言”教会学校坍塌灾情,并要求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如果说灾情是最大的政治,那么中国防暴队以“第一时间”的反应表达了政治的良知。10时15分,防暴队张大宁政委在得知灾情后,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报灾情,宣布部队启动《应急预案》,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作出指示:“第一任务是挽救生命,一切工作围绕救人展开”,并命令部队:正在德尔马斯、佩森威尔地区执行武装巡逻任务的3个执勤小队作为先头部队直接开赴事故现场,打通进入核心区域的道路;指挥中心吴东昇主任带领30人突击组携带破拆工具和救护器材赶赴事故现场增援;指挥中心广泛搜集信息,做好上传下达。
10时20分,先头部队、增援部队从4个不同方向向事故现场开进。
10时45分,在外执勤的3个执勤小队30人先后到达离事故现场核心区域约300米的十字路口处,车辆再也无法行进,眼前一片混乱,通往事故现场核心区域的唯一一条山路被不断涌入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队员们看着近在咫尺的事故现场,却寸步难行,个个心急如焚,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张大宁政委命令,部队徒步开进,打通“生命通道”,争取救援时间。队员们迅速下车集合,兵分两组成尖刀队形向前推进,每移动一段距离及时拉设警戒带,设立警戒哨兵,10分钟后,部队终于到达事故核心区域。这时,增援组30名队员也赶到了现场。随后赶到事故现场的联海团副总警监布莱斯对第一时间赶到的中国防暴队表示非常满意,并称赞:“CHINAFPUCHINA SPEED(中国速度)!”
事故现场悲惨凄凉。依山而建的一栋四层教学楼几乎被夷为平地,全部坍塌,近700余名师生全部埋在钢筋水泥的废墟中,废墟上空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惨不忍睹。几十名附近居民跪在废墟上哭喊着自己的孩子。队员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救人。与死神搏斗,与时间赛跑,与海地群众共患难、同命运。警戒组疏散人群、封控现场、外围警戒;突击组筑牢“生命绿色通道”;救护组展开营救。
“现场封控”。现场警戒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劝说在事故现场自救的当地群众离开现场,疏散现场围观人群,在废墟四周拉设警戒带,设立警戒哨兵,高度戒备,清空现场人员,防止外围人群涌入。为正常、有序进行救援工作提供了保障,赢得了时间。
“生命通道”。保持“生命通道”畅通无阻,保证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实施营救,幸存者第一时间被送出接受治疗。增援组、突击组,手拉手、肩并肩,用身躯筑牢“生命绿色通道”,在运送伤员的紧急出口到救援车辆的停靠点,筑牢了一道2米宽、近百米长的“生命绿色通道”。
“生死搜救”。在废墟中,队员们听到呼救声,发现一名小男孩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神情慌张,精神恍惚。看到幸存者,队员们非常兴奋,随队军医给小男孩打上点滴,外语队员在一旁用鼓励的话语稳定小男孩情绪。但坍塌现场钢筋水泥废墟叠压在一起,随时都有再次坍塌的危险,队员们随身携带的专业破拆工具派不上用场,只能采取用手一块块地将废墟挪开。队员们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用手刨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队员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又钻进去,再钻出来,匍匐着身体一趟又一趟,把压在小男孩身上的砖块一块一块地移走,成功将第一名幸存者从废墟中救出。队员们手掌磨破了,手臂被划伤,腿脚渐渐地不听使唤,但队员们坚持营救伤员,一刻也不退缩。紧接着,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
救援工作一气呵成。当中国防暴队成功护送第一名幸存者从 “生命绿色通道”通过时,现场掌声、哭声混在一起、连成一片。
随后,陆续赶到现场的专业救援队员和其他友邻维和力量,看到坚固的“生命绿色通道”和井然有序的救援工作时,纷纷对中国防暴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专业应急水平赞叹不已。
拯救生命没有国界 中国防暴队传承着真切的为民爱民精神。当从废墟中救出幸存者时,队员们非常振奋,非常欣慰,觉得自己的辛苦没白费、自己的付出很有意义。当护送幸存者时,队员们非常紧张、非常不安,就怕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当救援工作进展不顺时,队员们非常焦虑、非常着急,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11月9日上午11时,国际救援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探测后,认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建议动用大型机械进行挖掘,防止因天气炎热,尸体腐烂,出现疫情。11时20分,专业救援队停止了现场作业。11时30分,围观群众和遇难者家属发现现场停止了救援,情绪十分激动,有的群众高呼口号“为什么不救人?”“我们要救人……”,有的群众还向事故现场抛掷石块表示愤慨。11时36分,附近的群众开始向事故核心区域聚集,有的群众手拉横幅,有的群众手持铁锨、十字镐等救援工具,强烈要求进入现场参与救援和寻找亲人,核心区域周边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由于事故现场道路狭窄,大量人群聚集,极有可能发生踩踏事故。11时52分,部分情绪激动的群众与维持秩序的海地警察发生口角和肢体接触,当地群众向海地警察抛掷石块,数名海地警察的头部被砸破,情况十万火急,冲突一触即发。中国防暴队及时调整警力部署,突击组、警戒组协助民事警察、海地警察维持现场秩序。现场指挥组与联海团和海地当局交流沟通,建议先继续救人,稳定群众情绪,控制现场局势,然后再研究解决方案。队员们冒着遭石块袭击、群众围攻的危险,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劝其保持冷静和克制。12时16分,联海团、海地当局认识到严峻复杂的现场局势,采纳了中国防暴队的建议。12时20分,国际救援队继续展开营救工作,围观人群情绪逐渐稳定,事态得到控制。
此时此刻,经历过“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中国维和防暴队员和海地群众情感交织,共振共鸣,他们始终坚信废墟下仍有幸存的生命在等待救援,队员们面对近40度的高温天气、面对遇难者的遗体、面对空气中弥漫的腐臭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抓紧抢救,生命重于一切”,顾不上心理上的恐惧、身体上的疲惫、环境上的威胁,再次全力投入到第二轮救援行动中。
在救援过程中,队员们渴了就匆匆喝几口水,饿了就吃几口干粮,随后继续投入战斗。队员们身负50多斤的装备,一天下来,两眼充血,双肩肌肉痉挛,腰酸腿疼,但始终没有一个退却,没有一个放弃。在救援行动中,中国防暴队协助专业救援队和其他维和部队,共从废墟中成功救出155人,挖出遇难学生遗体103具。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救援行动中,队员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但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尊重和理解。11月12日上午10时,按照联海团指令,在现场整整奋战120小时的中国防暴队撤离事故现场,围观的群众和遇难者家属高呼“CHINESEVERYGOOD!”并对离去的队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中国防暴队员的身影 按照联海团指令,中国防暴队除担负事故现场核心区域救护和安全警戒任务外,还担负联海团高官、海地政要视察事故现场时的要人警卫任务和其他临时任务。
11月9日下午5时46分,普雷瓦尔总统第4次视察事故现场。聚集的围观群众和遇难者家属情绪激动,高呼口号:“总统先生,救人,救命……”现场局势一片混乱,近千名群众突然涌向总统,海地警察和随身警卫立即高度戒备,中国防暴队根据事先制定的《要人警卫行动预案》,灵活变换队形和战术,顺利将普雷瓦尔总统护卫到了安全地带。在救援行动期间,中国防暴队以其专业的素质、过硬的技能、灵活的战术还先后担负了海地总理米歇尔皮埃尔?刘易斯,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联海团玛玛都总警监,海地妇女部长玛丽?乔治林视察救灾现场的警卫任务。
11月8日临晨3时左右,美国、法国、英国、多米尼加等国的专业救援队纷纷赶到事故现场实施援救时,因道路堵塞,救援器材无法运达核心区域,中国防暴队受领任务,就用手抬、肩扛,把专业救援队的救援器材(声纳系统、摄影机、发电机、电钻)第一时间搬运到现场核心区域,很多队员的手被磨破了、脚被机械碰肿了,肩被磨出了血印,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在这千难万险、千辛万苦面前,队员们用身体扛住了、用心理顶住了、用毅力挺住了。
荣誉见证作为 中国防暴队在救援行动中的积极作为和突出表现,受到了联海团高官、海地政要的广泛好评。
11月8日上午7时15分,海地普雷瓦尔总统视察事故现场时,亲切接见和慰问参与救援的中国维和队员,与队员们一一握手,并用标准的汉语说道:“你们好,感谢中国,感谢CHINAFPU!”
同日,联海团总警监玛玛都专门向中国防暴队发来感谢信,对奋战在一线的中国维和队员表示感谢,并高度赞扬了中国防暴队在危难关头所体现出的“专业、敬业、热情、友好”的良好形象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11月13日,海地总统普雷瓦尔在总统府专门举行仪式,授予包括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内所有参与救援行动的维和队伍“国家秩序骑士勋章”荣誉,以此表彰其在此次救援行动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同日,联海团副总警监布赖斯在致中国防暴队张大宁政委的感谢信中指出:“在接到行动命令后,你们能在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并迅速投入救援行动,你们的反应速度和专业精神令我钦佩。我为能够与这么优秀的队伍并肩作战,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期待下次与你们继续合作!”
所有这些,都让队员们深深体会到:在海地,每一名维和防暴队员都代表中国、代表中国心!(特约通讯员杨乾坤)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