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大学生变负翁 自控力差成多张信用卡卡奴
青岛早报
盲目“喜刷刷”大学生变“卡奴”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拥有多张信用卡 自控能力差刷成“负翁” 专家表示需加强引导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青岛科技大学大四女生张淼(化名)不断打着呵欠,她说自己最近的学习和生活并不轻松,除了周六周日,要去“赶场”完成三份家教工作外,晚上没有自习课的时候,还要去干一些促销的工作。
自从2004年国内发行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以来,各大银行信用卡相继“入驻”大学校园。使用便捷、服务到位、分期付款、提前透支……种种优势让信用卡迅速席卷各大高校。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陷入“透支——还款——再透支”的恶性循环。在记者昨日采访的8名大学生中,最多的拥有3张信用卡,像张淼一样的“校园卡奴”不在少数。是“透支人生”还是“超前消费”?是“理财实战”还是“盲目跟风”?对此,岛城心理专家认为,“校园卡奴”不光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理财意识的单薄,更折射出自身控欲能力的匮乏。
3张信用卡逼她当“能人”
在同学眼里,张淼是名副其实的“能人”,没有闲着的时候,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做家教、干推销上,平时用的化妆品、鞋帽服装也都是价格不菲的“高档货”。“每个月我都要还‘卡债’,能不拼命赚钱吗?”张淼告诉记者,其实是3张信用卡在后面推着她当“能人”。
大一的时候,张淼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那是一张可以透支200块钱的信用卡,因为透支额度不大,所以她从没用过这张卡透支。到大二的时候,张淼在学校里看到了另一家银行设立的办卡点,正在以免费赠送礼物的形式推销信用卡。看到礼物很精美,张淼就又办了一张卡。因为这张卡能透支1000元,喜欢逛街的张淼就开始刷卡购买一些小东西。张淼告诉记者,那时候她还没有后来那么“大手大脚”,只是购买些化妆品、服装,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每月还银行一百来块钱。真正成为卡奴是在大三下学期。
那一年,张淼打算买台电脑,正好看到一家银行的宣传资料,称办卡可以分期付款购买电脑,她就又办了一张。“当时我觉得一个月还的钱不多,就办了一张卡,接着就去辽宁路买了一台电脑,”张淼说,这台电脑让她每个月背上228块钱的“卡债”,分24个月还清。除了分期购买电脑,刷顺了手的张淼已经习惯了透支购买其他用品,现在,张淼平均每月要还将近400块钱的债,成了众多“卡奴”中的一员。
宿舍6个人拥有11张卡
在岛城各大高校里,像张淼这样透支购物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青岛大学大四学生刘英(化名)所在的寝室住着6个人,共拥有11张信用卡。其中最多的有3张信用卡,最少的也有1张,大部分都有透支消费的经历。刘英告诉记者,虽然她只有两张信用卡,而且平时透支的不算多,但也有自己的担心。“办卡的时候说是免年费的,后来才知道要刷卡消费一定次数才能免年费,”刘英说,当时办卡是图赠品,平时也懒得去刷卡消费,所以有的卡就没刷到规定的次数,也曾经收到过催缴年费的通知。刘英告诉记者,她担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欠缴银行年费,导致没出校门就登上银行信誉“黑名单”。
据记者了解,缺乏理财常识是大学生陷入信用卡“危机”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是收到了催费通知,才知道要达到一定的消费额度或次数才能“免年费”。青科大的学生王洪今年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拿到赠品后,他拨打客服电话销卡,结果被告知要在发卡之日起30天内刷卡消费或取现一次才能免首年年费。担心刷卡“上瘾”的王洪,最后支付了100块钱年费,才把信用卡注销掉。“当初办卡的时候,只说‘零年费’,没说要刷卡消费啊?”王洪至今提起来,还是耿耿于怀。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各银行已累计在校园发放了200万张信用卡,市场调查显示,重点高校中现有34.7%的大学生办理了信用卡。办卡大学生中,又有37%的学生持有两张以上信用卡。
数字200万
校园办信用卡门槛低
办理透支额度1000元的卡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
信用卡是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签发给那些资信状况良好人士的一种特制卡片,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但是,目前很多银行在大学校园推销信用卡的时候,往往缺失了对于学生信用程度的评定和检测。
尽管学生本金逾期率远高于普通客户群,但考虑到学生客户未来对银行的贡献度和忠诚度,国内各大银行一直持续拓展校园信用卡市场。除了办卡配送精美礼品之外,各大银行还争相降低办卡资格的“门槛”。据一名银行办卡员介绍,大学生办卡不光能得到精美礼品,还能够享受超高透支额度及特色分期付款。办理一张透支额度1000元的卡,只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和学生证的复印件。
除了各大银行的正规办卡点,各高校里还活动着很多帮助办卡中介做推销的学生。王洪的信用卡,就是在同学的热情推荐下办理的。“都是同学,而且办张卡自己也没什么损失,一般就办了,”王洪说,虽然他交了100块钱年费才注销了信用卡,但碍于情面,事后也没有跟那名同学多说什么,据他了解,推销出一张信用卡,他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二十块钱的提成。
据一名办卡员工介绍,由于缺乏理财常识、对信用卡还款条约不清楚、对逾期还款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等,很多学生不能按时还款,有的甚至延期或拒绝还款。所以,银行的正规员工一般不会跑到大学里去推销信用卡,但不少办卡中介会到校园里推销信用卡,“因为在那里好推,拿的提成就多,”这名员工透露,专门跑校园的办卡员在开学期间,一个月的办卡提成就能高达上万元。
本版撰稿 官华晨 摄影 王建亮
◎家长
最好别给大学生办信用卡
市民张先生的女儿目前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他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从小惯出来的小公主、小皇帝,一旦离开父母身边,花钱难免大手大脚,银行要是给他们办上透支卡,肯定会出现透支消费的情况,“孩子们又没有还款能力,就得变着法儿的赚钱,这样影响学业事小,要是在社会上吃了亏、干了坏事,那是多少钱都赔不了的!”张先生建议,各大银行干脆不要为大学生办理信用卡。
◎教师
让大学生学会理财是关键
“信用卡不是洪水猛兽,目前,大学生更需要的是理财指导,”青岛理工大学的柳老师表示,信用卡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为他们提供备用应急资金,但随着大学生“卡奴”的增多,校园信用卡的种种优势逐渐被忽略掉了。
他认为,大学生因卡负债不能单纯归因于信用卡制度,主要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财指导。柳老师建议,银行、校方和学生三方合作,利用好信用卡这种金融工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财与消费观念,这才是治本之策。
◎专家
自控能力差易成为“卡奴”
“也不知道怎么了,我掏钱买东西的时候还挺有数儿的,可刷卡的时候总是花超,”对于张淼的这个问题,市心理咨询中心的王冠军主任分析说,人类的需求满足可以分为即刻满足和延迟性满足两种,而在年轻人群中,即刻满足往往占优势地位,行为上也多表现为“只顾眼前痛快,不顾将来痛苦”等,因此刷卡消费特别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此外,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大学生小时候都是以现金消费为主,也缺乏相关的理财指导,因此在刷卡消费的时候更容易丧失自控能力,加上年轻人本身就容易行为冲动,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卡奴”。
办理信用卡的“摊点”已从街头走进了校园。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办卡的大学生其实对信用卡了解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