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朝鲜国内有什么情势变化,丹东街头的朝鲜人就会急剧减少,但丹东目前并没有出现这样的迹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辉发自北京 身着深灰色服装,胸前佩戴着红色领袖像章,打扮得有些像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他们走在丹东的大街上,尽管表情自然,神态端正,但路人一看便知,他们是来自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人。
处于鸭绿江畔、黄海岸边的丹东,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因与朝鲜人员、物资的交流十分频繁,丹东因此成为了外界窥探朝鲜的一个窗口。
这几天,丹东的街道人群如潮,前来进行贸易的朝鲜人也跟往常一样络绎不绝。“如果朝鲜国内有什么情势变化,丹东街头的朝鲜人就会急剧减少。”辽宁社科院朝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超说。对于外国媒体“朝鲜关闭与中国陆上通道,并以此推测朝鲜国内局势发生变化”的报道,吕超认为这是“捕风捉影”。
丹东街头一如平常
在接到本报记者电话时,吕超刚从丹东出差回到沈阳的家中,因为工作关系,吕超经常往返于丹东与沈阳之间,还多次去过朝鲜,对朝鲜情势比较了解。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丹东的情况很平静,没有感觉到异常,商贸活动也正常进行。”
据吕超介绍,在丹东登记的常驻朝鲜人约200多人,但实际人数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他们从事各方面工作的都有,但多为从事中朝贸易往来。贸易人员减少后,中朝边境的贸易量也会急剧减少。同时,鸭绿江对岸的警备力量也会加强。“但丹东并没有出现如上迹象。”吕超说。
家住丹东的满海峰也不认为丹东有所谓的“异常”情况,他是辽东学院朝鲜半岛研究所的所长,对朝鲜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不过,满海峰也向本报记者透露,鸭绿江对岸以前没有灯光的房子现在通上了电。据他的判断,“冬季朝鲜电油相对短缺,不太可能给老百姓住的房子通上电,因此房子里住的是军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朝方确认限制游客入境
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炒作中朝边境“异常”的判断,来自朝鲜关闭通往中国丹东的陆上客运通道。但是,这在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眼中,纯属正常情况。“朝鲜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限制外国游客入境。”
限制游客入境的消息在朝鲜旅游机构驻沈阳代表处获得证实。本报记者以旅游者身份咨询了前往朝鲜旅游的信息,该代表处朝方工作人员说,12月15日以后就不能去朝鲜旅游了,“我们国家年底、年初都不接待外国游客”。这位朝方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推荐了一些朝鲜有名的旅游景点,但是他拒绝解释15日后不能入境旅游的具体原因,也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
朝鲜关闭陆上客运通道,在吕超眼里,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这跟朝鲜国内局势没有关系。”吕超向本报记者解释说,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况,朝鲜是计划经济体制,旅游景点每年都有一定的游客接待配额,配额用完了,景点也就不接待游客了。当然,吕超也认为,朝鲜关闭关口有时也有安全方面的综合考虑。
满海峰则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客流封了,但物流不会封。“这在鸭绿江口岸属于正常现象,朝鲜方面经常会以各种原因不定期地封关,每次封关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对于这次的原因,满海峰认为“不好说”。
朝鲜限制游客入境的消息对从事旅游业者影响较大。丹东一位旅行社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解释,原因应该是朝鲜境内的铁路基础设施需要维修保养,并且冬季的朝鲜电油相对短缺,可能无法满足旅游市场需要。“今天组团准备出发,说不定明天就被通知取消入境。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朝鲜方面一般也不会做出解释。”
不过,吕超和满海峰两位专家都不太认同“限制入境跟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维修有关系”。吕超的看法是,主要还是因为前往朝鲜的中国游客减少了。满海峰的看法则是,如果是铁路设施需要维修,那也只是暂时性的。朝鲜缺电缺油,但朝鲜并不缺煤,“维持运输系统的能源还是有的。”
跟朝韩边境关闭无关
尽管朝鲜关闭与丹东的铁路客运,属于朝方多年来的惯例行为,但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依然热情不减。当11月12日朝鲜宣布中断与韩国陆上交通线时,韩国媒体再次发挥联想,认为朝鲜中断与中国、韩国的交通线,跟其国内局势有关系。甚至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向中朝边境增派军队。
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正式否认中朝边界有异常情况。但这没有让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释疑。韩国《朝鲜日报》14日报道说,朝鲜实际上从上月中旬开始限制中国游客通过陆路入境。对具有朝鲜国籍的华侨和居住在中国的朝鲜人,在坐火车入境时的身份检查变得更加严格,“这可能与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健康状况或朝鲜内部局势变化等因素有关系”。
在吕超看来,韩国媒体的这些说法十分牵强,没有确切证据。他说,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媒体都会有记者在丹东蹲点,丹东一旦有风吹草动,这些媒体记者都会做一番解读和揣测。“朝鲜相对比较封闭,他们要了解朝鲜国内的情况不那么容易。”
至于,韩国媒体把朝鲜限制中国游客入境与朝鲜中断与韩国陆上交通线联系起来,满海峰表示,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情,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朝鲜中断与韩国的交通线,是一种政治外交上的施压,而中朝之间的纯粹是技术性层面的。”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