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1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一些粮食专家19日在此间召开的一个国际论坛上指出,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和利用很不平衡,一些先进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产业各环节缺少有机衔接,有的甚至进行无序竞争。这种状况很不利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亟须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波在天津召开的2008马铃薯产业技术国际论坛上说,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针对我国居民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发生的重要变化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加的现状,正式提出要多吃薯类的建议。
据专家介绍,马铃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十分广泛,是很好的加工原料,也是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发达国家对马铃薯的种植和加工利用都很重视,其产量和效益也很可观。
近年来,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已发挥了一定作用。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张俊滨表示,我国的马铃薯生产总量虽然在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但马铃薯的加工利用率、增值率较低,大部分局限在简单食用、饲料等,产业链条短,与马铃薯产业强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要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和关键因素,借鉴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专家们倡议,国家有关部门尽早研究制定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的规划,并对马铃薯的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采取扶持政策,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同时,联合建立“马铃薯产业技术信息服务中心”,共享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客户资源,共同防范经营风险。
2008马铃薯产业技术国际论坛由天津市农委、天津市科委与天津市外专局共同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马铃薯中心协办。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