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方汉
科研尖子为何教学吃“黄牌” 几年前,为鼓励教员科研创新,空工大工程学院航空兵器工程系构建了“课题组长负责制”和“强强联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科研模式,从科研经费管理到科研人才使用,都打破常规,重点倾斜,科研氛围空前浓厚。
激励机制催生科研果实。一时间,广大教员纷纷把大量精力投在科研攻关上,将智慧才华用在多出成果上,科研大奖也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系党委在欣喜地“品尝”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察觉到另一种“困境”正在悄然逼近:不少教员更愿意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攻关上,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有的科研上硕果累累,教学上却令人大失所望。
2004年,一位刚从地方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员,面对领导的关怀和信任,自我施压、勇挑大梁,向教研室申请最大限度减轻授课量,将工作重心完全放到科研上。3年间,他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但教学上却不尽如人意。去年,在全院教学质量评比中,教学督导组甚至对他亮起了“黄牌”。
科研攻关的“好手”为何在教学工作上吃“黄牌”?一个科研上成果丰硕的教员,为何走上讲台学员却“不买账”?系党委调查发现,这并非个例,许多科研“好手”都遇到了类似的尴尬。通过组织专家教授集体会诊,他们终于找到症结所在:不少人存在“搞教学又苦又累,搞科研风风光光”的认识误区,由于精力大都用在科研上,自然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不应是科研的“附属品” 面对这种“瘸腿走路”的尴尬局面,该系自觉用科学发展观这把标尺谋出路,他们积极构建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机制,寻找教学与科研的“共振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该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教员转变观念,自觉将科研与教学并重。他们建成了“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装备科研为驱动”的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平台,提出了“教学实践培养的人才充实到科研一线,科研岗位锻炼的人才再反馈到三尺讲台”的岗位轮换模式。
在此基础上,他们加大教学管理力度,采取不事先安排、不划定课堂、不提前通知的方式抽查听课,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担当教学督导员,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开展各类授课比武活动,不断强化教员的教学素质。同时,完善教学岗位政策激励制度,把职称评定向教学岗位倾斜,同等对待教学论文与科研论文,将教员年度教学工作量化成相应分值,和晋职评优挂起钩来。
此外,他们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方向,用“成果转化”制度来让科研为教学“补充营养”,要求将科研成果及时总结提炼成教学内容,编进教材,进入课堂,加大教材的“含金量”和课堂的“含新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协调发展换来“比翼双飞” 思路一变天地宽。那位被教学督导组亮了“黄牌”的教员及时转变了观念,不仅虚心地向老教授请教,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岗位练兵活动,在实践中磨砺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他还将科研上摸索出的思维方式融入到教学当中,授课思路大开,受到学员广泛好评。现如今,他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屡折桂,主持完成的《航空火控原理》多媒体课件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三等奖,前不久又有1项教学成果被推荐为军队教学成果奖。
与此同时,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巨大助力。某型导弹训练弹研制初期,地面联试中关键信号无法采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摆在课题组面前的“拦路虎”。青年教员王勇在给任职教育短训班学员授课时,学员提出的一线部队“三通电缆”的排障方法给了他启发。他迅速研发了“介入式信息流智能处理系统”,实现了信号的全流程准确获取。正是这来自教学的灵感,一举攻破了难题,为该项目的顺利攻关奠定了基础。
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换来“比翼双飞”。如今,许多教员在教学中成长,在科研中受益。这个仅有48名教员的系,承担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7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1项,还拥有全军优秀教师1名、军队院校育才金银奖获得者12名,拥有“空军级专家”4名、“空军高层次人才”19名、“空军拔尖人才”2名。所属学员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奖励10余项,由学员用三维动画制作的导弹攻击视频和“某型空地导弹燃油加注拖车”已经在部队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