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省也出台了11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把中央和省上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都涉及到一个字:“钱”。
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提出到2010年,力争累计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
初步考虑,今年总投资达到7900亿元左右,明年达到1.2万亿元左右。今年底以前,我省将掀起项目开工高潮,已建项目也要加快进度。要加快步伐,就要有加快的措施;要加快项目建设,就要加快破除资金瓶颈制约。
这种情况下,加快资金的筹集和调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方面要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进度;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筹资找钱,除争取国家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支持外,还要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投入,大量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
保障建设资金快速到位,首先财政资金投入要快。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加快政府对资金的安排和拨付使用速度,各级财政都要尽快安排部分专项资金,整合财政资金、对口援建和社会捐助资金,形成合力,采取前期经费补助、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和灾后重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保障建设资金快速到位,争取银行信贷要快。当前国家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支持四川灾后重建的特殊金融政策,都是我们争取信贷支持的有利条件。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把能找到的钱找回来,把该投的资金投下去,把该花的钱花掉花好。
撬动更多渠道、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力度要大行动也要快。在这方面,需要创新手段,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争取国家支持发行灾后重建特殊债券;用好证监会支持灾后重建的“绿色通道”,支持优质企业通过上市、增发、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企业;探索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等资产证券化试点。
要看到,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产生了巨大市场机遇,金融机构同样渴望参与。尽快梳理、推荐一批好项目,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的信贷环境,同样是加快工作措施到位的重要内容。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我们要继续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快速筹集建设资金,加快重建步伐,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奋力夺取“两个加快”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