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台发现神秘“超”疑为暗物质
如被证实,将是人类首次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
晨报讯 暗物质的存在已被科学界证实:宇宙95%被暗物质所主宰。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不为人知。昨天,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专家与国际同行联合研究,在宇宙空间发现了神秘的高能电子———“超”,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湮灭的产物。
据该项目第一负责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介绍,早在1998年,紫金山天文台就开始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科研单位合作,寻求研制宇宙高能电子探测器,后来改进了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项目(ATIC)的探测器,能“看到”高能电子。科学家顿时变成“千里眼”。不久前,科学家在监测宇宙高能电子时发现:电子能谱在3000-8000亿电子伏特能量区间出现异常,与理论结果相比,多了一些来历不明的高能电子———“超”。科学家分析认为,该“超”可能是暗物质粒子湮灭的产物。因为,观测的结果与暗物质理论预言的Kaluza-Klein粒子模型(粒子质量6200亿电子伏特)相吻合。
据悉,该项研究成果引起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科学界普遍认为,该观测如果被证实,将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不仅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还暗示宇宙存在“额外维”,甚至可能引发物理学上的重大变革。暗物质理论专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LarsBergstrom教授认为,目前的探测结果更像暗物质粒子的湮灭。“即使证明该‘超’不是暗物质产生的,那么,该项研究对解决宇宙线起源之谜,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英国爱丁堡大学Taylor教授评价说。
延伸阅读
暗物质或将揭开面纱
据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介绍,在空间观测高能电子难度相当大。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试验室研究出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在空间观测高能电子。1998年,紫金山天文台常进研究员接触美国南极长周期气球项目“ATIC”时发现,该项目的探测器只能在空间观测高能宇宙线,而电子和伽玛射线不在其列,于是提出用探测器观测高能电子的建议。
通过数据证明,紫台专家发现,适当修改设计“AT鄄IC”可以同时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后被“ATIC”项目组接受。
谁能发现宇宙95%的暗物质?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说,最新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质量的95%,暗能量占70%,而人类通常理解的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5%,“暗”的一面,主宰了整个宇宙。目前,尽管天文大尺度观测结果间接验证了暗物质的存在,但物理上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观测证据。此次,中外科学家联合观测到高能电子与物质理论预言的Kaluza-Klein粒子模型相吻合,很可能成为人类首次发现暗物质粒子湮灭的证据。
勾勒宇宙到底需要多少个维?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介绍,通常所说的三维空间,是用长、宽、高三要素来度量的。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宇宙是空间(三维)和时间(一维)合起来组成的“四维时空”。后来,凡是新添加的“维”都叫做“额外维”。即:空间可用“3+N维”来勾勒,其中,N个“额外维”被局限在极小的空间尺度内。此次,中外科学家发现了“暗物质”,那么,在暗物质世界里,要想勾勒它,可能需要用新的“额外维”,等于间接证明宇宙“额外维”的存在。 作者 张虹 柳书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