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对科技馆里的东西充满好奇 商报记者 丁洁/摄 |
看电影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以后每学期中小学生都至少有两次机会在课堂上光明正大地看电影。有老师建议,教育部门推荐影片不要局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类的影片,“爱国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商报记者 吴静
学生每学期至少看两次电影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将被列入每学期的课程安排,每个中小学生每学期都将至少有两次机会在课堂上观看电影。
“组织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片,主要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据教育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片也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可根据德育、语文、科学、历史、地理等各学科教学的需要播放相关的影片。此外,影视教育也被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有放映设备的中小学,可以自行安排放映计划,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到影剧院看优秀影片,观看影片的费用将被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学生不需再额外交钱。
对此,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的一位老师说,他们早就不再组织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了,学校有多媒体,有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推荐的百部优秀影片的碟子,在教室里就可以给学生放映,更重要的是“网络上的电影资源太丰富了”,打开网络点击就能看电影。
爱国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爱国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聚源路小学校长王春喜认为,爱国教育与现实结合起来可能更有效力,他建议把神七发射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实做成VCD让学生观看,学生一方面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祖国的富裕强大,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比那些老影片更受欢迎。
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推荐的《鸡毛信》、《小兵张嘎》等讲述同龄人故事的影片,学生还比较喜欢看,其他有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影片与现在的学生相隔太远,学生就不太喜欢看了。
【相关链接】
偏僻学校逾九成孩子没逛过科技馆
开展综合实践课遇到不少“绊脚石”
商报讯(记者吴静)昨日,郑州市管城区魏河小学63名小学生到郑州市科技馆参观,一进展厅学生就四散开去,摸摸这儿看看那儿,一副好奇模样。
“这里的东西真稀奇,最好玩的要数模拟灭火和钉床……”闫旭说,这次班上只来了10个同学,都是老师挑的学习好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机会来。
“95%的孩子是第一次来这儿。”学校老师吕月颖说,学校离科技馆有10多公里,这次借了其他单位的班车,只能带60多个孩子,大部分学生只能待在学校,这是没办法的事儿,组织活动不能收钱,学校经费也有限。
“这堂课是科学课,也算是综合实践的一部分。”校长司振其说,书本上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科技馆里的演示较直观,学生身临其境,也能长见识,学生都喜欢实践活动,但经费、安全等限制,综合实践课仍难开展。
按要求,中小学都要开综合实践课,三年级至九年级每学年要安排20天,综合实践考评成绩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据了解,城乡接合部的偏僻小学都面临综合实践难开展的问题,尽管科技馆、博物院等都免费,但经费、安全等仍是“绊脚石”,于是一些中小学综合实践就是去敬老院扫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