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新加坡环宇集团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集团)的董事长吴振顺可谓大名鼎鼎。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环宇集团就开始在青岛投资,业务涉及房地产、旅游等多个产业,其中就有名噪一时却在日后导致其崩盘的青岛国际啤酒城项目。
近期,吴振顺频频在多家港台媒体连篇累牍地发布广告,以《环宇集团血泪控诉》、《青岛贪官制造假案,违法拍卖总部,台商遭坑百亿人民币》等为题,对环宇集团投资青岛案进行所谓真实报道,声称其在青岛受贪官冤案迫害、百亿资产被侵占等等。
事实真相果真如吴振顺说的那样吗?环宇集团在青岛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是是非非?
为搞清事实真相,记者专程赶往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安局、仲裁委、外经贸局、台办以及崂山区政府、崂山区法院等15家单位,查阅了包括大量司法卷宗在内的100余卷档案资料,并直接走访了超过20名案件当事人。
随着调查采访的不断深入,环宇集团投资青岛的真相也越来越清晰……
从踌躇满志到危机四伏 从1993年开始,环宇集团就与合作方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投资公司(后变更为青岛旅游开发公司)达成协议,先后注册成立了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环宇滨海城(青岛)发展有限公司和青岛国际啤酒城有限公司三家中外合作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都是吴振顺。
据环宇青岛公司一位老员工说:“1994年至1996年是公司最风光的时候。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开工建设了"蒙地卡罗广场"、"温哥华花园"、"爱丁堡花园"、"圣地亚哥花园"等一大批国际城一期项目”。后来,在青岛市组织的赴新加坡招商期间,环宇青岛公司更是成交外销住宅500余套,收入850多万美元。
但记者同该公司员工谈及此事时,不少人却直摇头,因为公司账户目清清楚楚地显示,850多万美元的外销房款从未打入过公司账户。
从1996年开始,合作公司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初露端倪。作为主管部门的高科园经发局的一位领导说,环宇集团在青岛发展太快,开发项目非常分散,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环宇青岛公司的内部人员则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吴总看谁顺眼就用谁,让不懂管理的人去搞项目,不搞砸才怪”。
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同行则认为,“吴振顺根本不懂中国国情,项目都按新加坡模式去做,房型拥挤不堪,卧室一律朝北,造成国际城一期项目的国内销售率还不到10%。”
这时合作公司已经危机四伏。
啤酒城工程败走麦城:负债率达121
%如果说环宇集团陆续开发的国际城一期项目仅仅是危机四伏的话,那么注定吴振顺难逃厄运的却是他引以为豪的滨海城与啤酒城两大项目。
滨海城项目是1995年7月正式启动的。青岛旅游开发公司提供的合同附本显示,中方以503亩地的土地使用权和红线外配套作为出资,外方提供建设所需全部资金和实物。
但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多灾多难,因环宇集团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连3536万元的农民征地补偿金都无钱支付,使得项目无法开工建设。
1998年12月,因超过土地使用期限,被崂山区土地局依法收回了使用期限为1年的503亩土地使用证(“青崂国用(1996)字第106号”),加之国家土地管理权限调整,崂山区土地局已无权一次性发放200亩以上的土地使用证,遂颁发了200亩的土地使用权证,其余部分待开发建设时再办。其间,青岛市实施了《保护沿海自然风貌条例》,这一项目恰好在沿海自然风貌的控制范围之内,因而滨海城项目被再度搁浅。
此时,吴振顺不顾资金严重匮乏、经营难以为继的实际情况,于1997年9月投资开发了青岛国际啤酒城,并旋即启动了啤酒城中的“环宇乐园”项目。记者查阅到的合同附本上写着,中方以啤酒城内现有设施及场地为合作条件,外方投入2900万美元建设资金为合作条件;公司在合作期间盈亏由外方负责,每年付给中方收益人民币1228万元,其余收益全部归外方所有,中方不再参与分配。
青岛国际啤酒城清算组的负责人说,在破产清算中发现,啤酒城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和拖欠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负债总额已达2.9亿元,负债率达121%,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的状态,合同中向中方承诺的1228万元年收益一分未见。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新加坡环宇集团总部遭到破产清算。这对三家合作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开工项目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阵势,国际城一期项目因资金不到位致使工程无法完工,滨海城项目则干脆停工。
为走出困境,吴振顺多次找到政府部门,主动要求将滨海城项目开发面积变更为303亩,分离出的200亩由中方合作公司单独对外开发,并与中方公司重新签订了合同。后中方公司费尽周折,终于将出让这200亩土地(因规划原因最终确定用地面积为138亩)所获的3000万元土地收益款偿还了环宇集团建设啤酒城所欠的债务,这才使得1999年青岛国际啤酒节得以顺利举行。
300件官司缠身:留下20万平方米“烂尾楼” 随着环宇集团资金链的彻底断裂,各种问题和矛盾开始集中爆发,拖欠的大量工程款无法偿还,已预售的房屋无法交房,银行贷款相继到期,债权人纷纷起诉,由此引发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合作公司大量资产被冻结扣押,相当一批房产被抵押给银行,绝大部分土地和建筑物被各地法院查封。
记者在青岛两级法院查到,涉及环宇集团诉讼案件卷宗至少超过600余个,摞起来有三层楼高。据法官介绍,全国各地法院受理的涉及环宇集团的官司多达300余件,仅青岛两级法院受理的案件就达200多起,崂山区法院受理的有170余件,诉讼金额达1.38亿元。
翻开法院卷宗中罗列的环宇集团的欠款名细,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几笔数额较大的款项有:拖欠青岛建设集团001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款1.2亿元、拖欠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1亿元人民币贷款、拖欠交通银行信用证垫款和借款1亿元人民币、拖欠青岛商业银行5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据不完全统计,环宇集团总负债高达8.19亿元人民币,合作公司几近破产,实际经营已经瘫痪。
据审理过多起涉及环宇集团官司的法官介绍,因环宇集团无法履行还款义务均被依法判定败诉,并很快进入清偿和执行程序。从青岛市中院存档的判决书可以查到,因不能履行向交通银行的还款义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东营中院强制执行,面积约158亩的“爱丁堡”花园房地产被依法委托公开拍卖,由于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买受了交通银行所有债权,遂以8750万元竞得该处房地产,另行支付1800万元用以补偿拍卖价格与市场差价,并放弃了对环宇青岛公司剩余5200余万债权的追偿。
因无法履行向青岛建设集团001工程有限公司的还款义务,山东省高院裁定将“圣地亚哥”花园尚未建设的80亩土地和蒙地卡罗广场的46亩土地及部分房产抵偿给青岛建设集团001工程有限公司;因不能履行向青岛商业银行等5家单位高达3亿多元的还款义务,环宇青岛公司向同鑫源公司出售了“圣地亚哥”花园9个楼座的全部房产,并由同鑫源公司以5300万元一次性买断青岛商业银行的全部债权……
被吴振顺寄予厚望的啤酒城项目,也因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最终未能摆脱停工歇业与破产清偿的厄运。
至此,环宇集团在青岛的投资陷入了全面瘫痪。吴振顺留给青岛是高达8.19亿元债务和高科园内一片片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烂尾楼”工程。
涉嫌经济犯罪被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2年,吴振顺为走出困境,在项目用地和在建工程都被法院查封的情况下,违法重新启动“温哥华花园”项目,采取“一女嫁多郎”的办法,先后与多家公司进行投资合作,并筹得上亿元资金,从而又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纠纷。
这不仅引起合作方不满,频频引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而且为其涉嫌犯罪埋下了伏笔。青岛仲裁委有关人员表示,仅青岛东泽公司就因环宇集团合同违约问题先后两次提起仲裁,被裁决分别支付东泽公司5300余万元和8700余万元可得利益损失。青岛中建房地产公司也因环宇集团违法提起仲裁,被支付中建公司可得利益损失8800余万元。
2003年10月,东泽公司总经理杨某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吴振顺有经济犯罪和涉黑涉枪等问题。在接到上级部门批转的人民来信后,山东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了山东省和青岛市两级公安机关参加的联合专案组,对吴振顺涉案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青岛市公安局有关人员透露,吴振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合作公司资金达1980万元,分别用于购买个人房屋和进行个人经营活动。吴振顺涉嫌挪用的资金,主要是通过超额支付和国外汇款的手段进行的。其中,仅超出环宇青岛公司的借款数额,就多付给福建一家酒店、成都一家汽修厂和厦门一家公司1000多万元。
据曾参与吴振顺专案调查的一名公安民警说,在审计啤酒城公司会计账簿时,发现1998年该公司曾以购买设备的名义向国外汇款约9500万元,且先后从荷兰、意大利等国家进口了1900余万元的设备,但从未发现任何进口设备原始价格的资料。公安机关在合作公司账目中既没有查到外汇核销手续,也未见海关报关凭据。
据了解,公安机关曾以涉嫌挪用资金对吴振顺刑事拘留,也正式向检察机关提请了逮捕,并在山东省看守所招待所监视其居住。但后因涉及境外取证难以进行,加之办案时限届满,遂对吴振顺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
子虚乌有的百亿资产纠纷 面对接踵而来的投资失败和方方面面的压力,吴振顺竟把投资失败原因归罪于当地政府部门。吴振顺多次对外宣称:“高科园以5平方公里入股却不给其办土地证”、“百亿资产被谋霸”等等。
为此,记者专门来到崂山区规划局和土地资源局,走访了当时的有关知情人士。据查阅档案和有关人士证实,1993年,环宇集团与中方合作公司签订了5平方公里的包片合作开发合同,后因吴振顺无力开发,经双方协商同意调整为4平方公里。所谓包片开发合同,指只有在资金到位、手续齐备的情况下,中方公司才能负责申请并提供相应土地,并一块地一块地办理土地使用手续。而要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支付包片开发用地的全额征地费、附着物补偿和农民住房安置费。
但崂山土地部门却证实,三家合作公司总共才支付了不到2000万元征地补偿费,连已经开发600亩土地的征地费都未付清。还是青岛市和崂山区政府千方百计保全了合作公司资产,并且协调筹措了6000万元资金,解决了合作公司的燃眉之急。而吴振顺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签订包片开发合同,毋需缴纳各种税费,这4平方公里价值超过百亿元的土地就是其名下的资产了。
进入2003年,崂山区有关部门多次主动与吴振顺进行沟通和会谈,提出了解决环宇集团问题的5条建议,并妥善解决了爱丁堡花园土地拍卖、协调盘活圣地亚哥项目等问题,事情一度出现了重大转机。
但吴振顺却在2004年4月以3家合作公司名义起诉高科园管委,要求高科园管委向环宇青岛公司投入5平方公里土地。后经青岛两级法院审理,依法驳回了3个合作公司的起诉。
是台商台企背景还是另有隐情 令人费解的是,不知何时起,环宇集团竟摇身一变成了台资企业。吴振顺多次向港台媒体声称,环宇集团在青岛的投资是台湾股东的合伙投资,但在台湾新闻发布会现场,却从未见到有所谓台籍股东出现。
记者在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查到的材料显示,吴振顺护照上清楚地写着,“吴振顺,国籍新加坡,英文名GOHCHINSOON,1955年7月19日生,住新加坡盖乐普路102号,护照号码:S1160229J”。青岛市台办的有关负责人说,在来青台胞的记录中从未见到过“吴振顺”的名字,吴振顺也从未参加过在青台胞组织的任何活动。
另经记者向青岛外经贸局了解,新加坡环宇集团系私人有限公司,其在青岛先后成立的3家中外合作企业:即青岛成立的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环宇滨海城(青岛)发展有限公司及青岛国际啤酒城有限公司,但从合作伊始至今从未发现有所谓的“台资”注入。中方合作公司也从未发现吴振顺在青岛的投资有台资注入,其注册资金均来自新加坡。吴振顺本人倒是曾以新加坡商人身份多次向各级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以及新闻媒体投诉过投资问题。因此,吴振顺所谓的台商身份和台资企业背景着实令人怀疑。
另据吴振顺的侄子、环宇集团代理董事长吴德明介绍,2003年吴振顺被刑拘后,由董事会推举吴德明为代理董事长。2004年吴振顺取保候审后,又私刻公章,非法变更董事长与董事,变更后的董事长蔡某是台湾人,另外他的妻子和妻妹为董事,是新加坡人。但这一变更已经青岛市南区法院行政诉讼一审撤销,目前正在青岛市中院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