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1-24 01:41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怎样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在山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旅游产业的优势产业地位和新兴支柱产业地位的进一步形成?日前,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以“山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促进政策”为主题的第六次山西发展论坛,邀请省内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新审视旅游产业定位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劲民认为,鉴于目前全省旅游产业正处于由产业积累向产业发展的转型期,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正确的认识。山西作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旅游产业是山西产业升级的关联带动点和替代产业的首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应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战略性产业。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产业、抓文化、抓就业、抓民生、抓城乡建设的理念,把市县领导的思想真正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上来。要将旅游产业定位落到实处,还必须进一步处理好煤炭和旅游两种优势资源的发展关系。既要长期发展规模适当的煤炭及其深加工产业,更要培育发展立足长远的旅游产业,以煤炭促进旅游、以旅游保护煤炭,最终实现煤炭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省旅游局法规处处长陈少卿认为,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一些旅游产品进入国内外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日益凸显,在促进地区开放、改善形象、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省旅游产业仍然没有摆脱低层次、粗放型、竞争力偏弱的状况。究其原因,定位不准、认识不足,是制约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产业定位的认识和宣传,尽快形成全社会兴办旅游的局面,切实发挥旅游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邵秀英认为,当前山西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具备了支柱产业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是有基础的、可行的、有远见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是旅游产业是“知识”产业,没有资源可以创造,只能创造市场需求,这将意味着其发展的竞争性更强。二是旅游产业发展关联度强,与其它行业联系紧密,因此不可避免会受到其发展的制约。三是从总体情况和发展实际分析,山西旅游产业发展实力、规模总量不足;收入结构不平衡;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点)发展缓慢,旅游精品、新品少;旅游投资不足,难以支撑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产业要真正作为支柱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实事求是,深化改革,积极推动三权分离,实现管理体制创新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处长王凤鸿认为,长期以来,山西旅游产品一直以人物景观、观光产品为主。近年来,随着游客消费水平的快速升级,旅游市场迅速向以自然景观为主、休闲度假产品为主的需求格局转变,我省的旅游产品亟待优化升级。但遗憾的是,由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旅游主管部门在与资源管理部门的协调中,往往处于弱势,很难发挥在产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资源垄断、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等利益之争、体制摩擦现象,已成为制约山西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障碍,成为山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从深化改革找出路。要在省旅游产业领导组的推动下,率先改革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摩擦,加快我省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
省旅游局法规处处长陈少卿建议,应以政府主导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思路、定位、规划方面的主导作用;以改革体制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在政府层面加强旅游行政管理,实行政企分开,在企业层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市场化程度;以部门联动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举全省之力,在宣传、开发、经营、管理、服务上形成整体合力。
三、拓宽思路,创新手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劲民认为,旅游产品要赚钱,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有好点子、好项目、好伙伴,还要有好机制。点子和项目确定后,要全方位筹措发展资金。发展旅游单靠自己的积累和政府的投入是不行的,还是要以民间投资为主,尤其是引进省外和省内民间闲散资金,学会用股份合作制办旅游景点。要找好的合作伙伴、有经验的伙伴,敢于让别人投资、让人家发财。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处长王凤鸿认为,近年来,我省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社会投入的资金和前些年比有了明显的增加。但资本运营和社会引资还处在低级水平。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部门的领导,片面理解“政府主导抓旅游产业”,认为“既然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的投资理所当然就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还有些地方和部门,只忙着到外地、国外招商引资,看不到我省民间的和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也在寻找投资机会,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处张彦波建议,要充分发挥山西旅游发展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投融资。通过经营旅游城市、景区门票质押贷款和旅游项目招商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依法建立和完善旅游产业担保体系,为旅游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推进重点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采取BOT、TOT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策划、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参与山西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四、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 省社科院研究员杨晓国认为,山西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资源开发,目前已经拥有大约600余个旅游景区或景点,其中70%以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处于资源开发阶段,而只有不到30%可以认为是已经进入成熟经营阶段。由于地域分布广阔,开发时间跨度大,且受到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及投资方面的制约,多数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都是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协调和整合。一系列结构性的缺陷和矛盾,极大削弱了山西旅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因而,当务之急是对目前的景区、景点实施资源整合,提升综合环境质量,完善旅游要素市场,适时建设一批可让游客停留3-5天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推广优质的线路产品,增强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朱可法建议,当前我省旅游目的地建设,就是要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景区发展模式,以景区景点建设为中心,策划建设吸引力大、生命周期长的精品旅游产品系列,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美食购物旅游产品和节庆旅游,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张彦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