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高层访谈
改革开放为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建设注入巨大动力南京军区司令员 赵克石
军区部队驻守在长三角这片沃土上,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借经济发展成果之力,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各项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部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解放军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您认为这些发展成就为军事斗争准备和驻军部队建设提供了哪些推动力?
赵克石(南京军区司令员): 改革开放3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腾飞、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
军区部队驻守在长三角这片沃土上,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借经济发展成果之力,军事斗争准备和部队各项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部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广大官兵从改革开放3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进一步坚定了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强化了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深化了对战斗力标准的认识。长三角企业的精品意识、进取意识,特别是踏遍千山万水、走过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辛万苦的“四个千万”创业精神,为部队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敬业奉献提供了宝贵借鉴。
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和全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战区各省市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致富不忘拥军,发展不忘国防,凡有关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事,总是特事特办,不讲价钱、不论条件。这些年,部队举行的重大演习、战备训练,地方都给予了有力保障。近3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建成了各类战备公路项目和水路战备项目。
地方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为部队科技强军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军区与六省市部分高校建立挂钩联系,建立科技人才培训基地680多个,培养部队各类专业人才37900多名,接受地方科技成果1600项,开展科技攻关980多项,与地方10所大学签订了依托培养指挥人才协议,现有在校国防生达3537名。各地注重把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类高科技人才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有力地促进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
地方积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有效激发了官兵爱军精武、献身国防的热情和动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千方百计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各地想方设法把部队干部住房问题纳入地方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建立完善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机制,浙江和福建省的经验做法,受到中央政法委、总政治部的充分肯定和推广。江苏省出台了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措施,促进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落实。
第 1 2 3 4 5 6页
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陈国令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军队始终支持和拥护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南京军区部队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地方现代化建设事业。
解放军报: 在人们心目中,驻军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环境的“守护神”,也是经济建设主战场中一支作用显著的突击力量。请问改革开放30年来,驻军官兵为长三角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陈国令(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军队始终支持和拥护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南京军区部队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地方现代化建设事业。
首先是支援地方重点工程建设。京沪高速、南京长江二桥、淮河入海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众多长三角地区的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无不凝聚着人民子弟兵的智慧和汗水。
每遇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部队总能在关键时刻冲在最前头。众所周知,南京战区地理环境特殊,是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30年来,哪里有困难、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以年初抗击严重雨雪冰冻灾害为例,军区部队共出动兵力22.5万人次,民兵预备役60万人次,动用车辆装备1.4万台次,清扫冰雪道路2万余公里,转移安置群众30余万人。
驻军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军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先后在闽西、赣南、浙东、皖西、皖南、苏北等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立挂钩扶贫点3.6万个,兴建、改建、扩建希望学校800多所,向希望工程捐款2亿多元,帮助18万名儿童重返校园、3.8万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军区领导机关与革命老区金寨县结成扶贫帮困对子,仅2005年以来,先后拿出近千万元建立扶贫开发项目、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援建希望学校、设立扶贫助学基金。江苏省军区各级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双带双扶”活动,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1万人,带富群众13万人。六安军分区全体党员干部,从1992年起,每人每月拿出基本工资的10%用于扶贫,2005年军分区荣获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驻军还广泛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参与公益事业。30年来,军区部队坚持与驻地群众同学创新理论、同树文明新风、同创文明单位、同保一方平安。最近3年来,军区部队与地方结成精神文明共建单位2.3万个,派出6万多名官兵深入街道、农村、学校、厂矿企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第 1 2 3 4 5 6页
始终铭记军队在改革开放战略视野中的历史方位广州军区司令员 章沁生
广州军区部队镇守南疆,始终与改革开放同行。军区部队始终铭记在改革开放战略视野中的历史方位,牢记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为国家改革开放战略顺利实施、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广泛发展,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
解放军报: 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30年来,广州军区部队是如何忠实履行使命,确保珠三角这块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和平、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的?驻军又是如何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的?
章沁生(广州军区司令员): 广州军区部队镇守南疆,始终与改革开放同行。回首30年,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军区部队始终铭记在改革开放战略视野中的历史方位,牢记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为国家改革开放战略顺利实施、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广泛发展,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航,西南边境风云突变。军区部队奉命开赴一线,有效应对边境冲突,捍卫了国家利益,维护了边境安宁,赢得了和平、赢得了睦邻友好关系、赢得了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
此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台海局势的严峻形势和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广州军区坚持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增强打赢能力,达到了维护和平、争取和平的目的,为维护战略机遇期提供力量支援。
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方面,驻军首先是在支援重点工程建设中争当先锋。30年来,军区部队主动承担了许多急、难、险、重任务,先后出动官兵1000多万人次,车辆、机械100多万台次,参加了京九光缆施工、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地铁等重点工程建设。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表率。军区坚决贯彻落实“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政治要求,大力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广泛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
在抢险救灾中打头阵。珠三角地区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广大官兵始终在灾难面前冲锋在前。特别是今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军区部队一马当先,先后出动现役官兵25.7万人次,展开了一场场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大会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夺取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伟大胜利。
面对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和利益格局调整,军区部队和广大官兵主动适应、积极调整,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全力支持改革开放。比如,1998年,广州军区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重大决策,共撤销经营性企业282个,移交地方企业432人,资产总额达137亿元。为更好地支持珠三角地区经济建设,经批准,军区部队还向地方转让、开放了部分岛屿、口岸、码头和机场。
第 1 2 3 4 5 6页
在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吸取政治养分和实践精华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张阳
驻粤部队将政治教育的课堂延伸到地方,让官兵深刻领悟、亲眼见证珠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坚定了官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中央的信赖。
解放军报: 改革开放30年间,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请问这对于驻粤部队全面建设有何影响?
张阳(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在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中,珠三角地区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这些年里,我们充分利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充分汲取改革开放的实践精华。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为驻粤部队官兵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改革开放以来,驻粤部队将政治教育的课堂延伸到地方,让官兵深刻领悟、亲眼见证珠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坚定了官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中央的信赖。
二是为驻粤部队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实现综合国力的大提升,同时也为驻粤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珠三角地区在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事关国家国防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贯彻国防需求,既为部队平时训练、保障等提供了快速通道,也为军事斗争准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为部队官兵安心服役排忧解难。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疑为稳定官兵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像珠三角地区的官兵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入托、转业退伍安置等问题,解决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仅以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为例,2004年至2006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广东接收了一万余名转业干部,基本达到了干部个人、用人单位和部队“三满意”。
四是为部队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首先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珠三角地区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对在更高层次上推动部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二是敢为人先、争当排头兵的精神。部队和地方一样,既要争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更要争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第三是广东的社会稳定对我们部队的战备、训练和生活提供了一个优良、稳固的环境。地方党委、政府在维护整个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为驻军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 1 2 3 4 5 6页
经济发展成就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优势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江勤宏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使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企业、科技和人才优势。这是上海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优势。军地双方坚持以任务牵引建设,注重发挥上海特有优势,有计划地把国防功能融入民用设施、民用装备、民用技术之中。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江勤宏
解放军报: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这对于当地国防和军队建设有什么影响?军队双方结合这个新情况,有什么新思路、新作为?
江勤宏(上海警备区司令员):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使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企业、科技和人才优势。这些发展成就,确实是上海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优势。30年来,军地双方坚持以任务牵引建设,注重发挥上海特有优势,有计划地把国防功能融入民用设施、民用装备、民用技术之中。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上海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上海市委、市政府、警备区及时抓住地方产业调整带来的机遇,创造性地把国防动员项目搭载到地方产业调整中。
具体而言,就是筛选适合国防需要的民用技术和生产能力,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建立6个经济动员中心;依托重要产业基地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4个经济动员保障基地;依托上海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战备物资筹措渠道;依托国际汽车城、精品钢铁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等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再论证发展一批经济动员保障基地和动员中心。
针对企业改制转型,还创新了民兵编组模式。针对企业改制、民营企业涌现、中小企业增多等实际,重点编组民兵应急防空、海空输送、信息网络等专业分队。
在上海市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把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列入其中。依托公务网基本实现市、区(县)两级国动委连通,开发了部分指挥软件和数据库。今年,上海将结合“数字长宁”建设,在长宁区进行“数字国动”建设试点。
第 1 2 3 4 5 6页
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陈一远
坚持两者辩证统一,就要切实摆正国防和军队建设地位,建立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机制。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筹划和部署符合国家总体布局的要求,使军队建设进程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一致。
解放军报: 在江苏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富国与强军能否相互作用、互相提高对其他地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请问,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进富国与强军的辩证统一?
陈一远(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这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的重要前提。
坚持两者辩证统一,就要切实摆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以综合经济实力为依托,建立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机制,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筹划和部署符合国家总体布局的要求,使军队建设进程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一致,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近几年,江苏省军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实际,着眼担负任务要求,把民兵骨干队伍编组重心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国有企业向新兴民营企业转移,由企、事业单位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科研院所转移。
在具体布局上,着眼应急和应战需要,我们将民兵骨干队伍向大中城市、沿海、沿江、沿战役通道,向战备重要方向、重点地区和重要目标调整。在高速公路和化工企业聚集地区组建防化分队,在城市生命线工程附近组建电力燃气抢修分队,在核电站附近组建核应急救援分队。目前,省交通、农林、化工、人防等部门也都纷纷提出来要合建民兵应急专业分队。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努力将部队生活服务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在广大官兵比较关注的住房社会化保障上,无锡市探索了将驻军干部住房纳入地方经济适用房范畴的举措,目前已有100多名符合条件的军官享受到这一优惠待遇。
下期请看《中部与西部:黄土如何变成“金”?》 第 1 2 3 4 5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