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上网6小时就是网瘾患者?
就网瘾诊断标准 陶宏开PK陶然
本报记者 毛茵 李红鹰
11月8日,由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陶然主任制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论证,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对于这个“6小时标准”,被称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的陶宏开认为不妥:“瘾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表现为耐受性及戒断性。《标准》制定的基准是应该以非理性依赖的程度,而非时间及症状这些表象”。在他看来,《标准》的制定基准是不合理的。由此衍生的《标准》自然也就不具备医学依据。而陶然则认为,作为素质教育者不是业内人士不是疾病专家,更不是精神疾病专家,是不能治疗疾病的。
昨日,记者连线了陶然主任、陶宏开教授,同时请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刘小林教授等专家发表了观点。
诊断标准的提出过于激进
【众说纷纭】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刘小林教授:某个事物最具本质性特征的东西才能抽象出来作为评定标准。部分青少年上网有成瘾倾向,是现象,是一种行为,其根本是自身心理上存在问题,出现社会适应障碍,而寻找不恰当的发泄途径,出现退行性行为。我们要解决的不是上网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上网。
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霍云翔:此评定标准容易造成诊断标准扩大化,从而造成家长学生一定的恐慌,甚至过早地给当事人贴上标签。而且作为一家医疗机构,这种诊断标准的提出,显得过于激进。
中国已有《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其中对成瘾行为有一定的标准。所谓成瘾,一是要沉迷其中对于外界一切不管不顾;二是完全不能脱离问题行为,否则会有所谓的戒断症状;三是导致严重的心理、社会障碍;四是此种障碍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五是本人或者家属有一定的愿望解除或者摆脱此种行为;六是此种成瘾行为的时间至少六个月到一年以上;七是必须要有严格的界定,通过医生观察了解没有其他原因的上网行为。
陶宏开强调,上网是否成瘾以“上网时间”来衡量太过肤浅。人们常说毒瘾、烟瘾、酒瘾、网瘾……什么是瘾?瘾的界定应以此人是否存在非理性表现为标准。
早在2005年,陶宏开就按照网瘾患者非理性表现的不同程度,将网瘾划分为了10个级别。
其中5级以下的都只能被界定为“有网瘾倾向”,这些患者为了上网,存在有磨蹭着不想上学或上学迟到之类的轻微表现;
5-6级,为了上网,旷课、编理由骗家长、骗老师;
7-8级,为了上网逃学、辍学、骗家长的钱;
9-10级,为了上网不惜犯罪、自残或自杀。
陶然称,所谓“6小时”,是通过3000例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判断网络成瘾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症状表现:网络成瘾者应用网络为非工作学习目的,且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二、病程标准:每日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上述症状持续或达到3个月。
三、严重程度标准:即病人社会功能受到损伤,如学习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那些以网络为工作的个体,尽管每天使用网络超过6小时,但他们和网络成瘾者存在本质的差别,不能片面的将其列入网络成瘾之内。
陶宏开认为,精神疾病多表现为精神失常,精神病患者会吃垃圾、会随意打人骂人,他们发病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是没有目的性的。
而心理疾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网瘾患者的目的性很强,他们骗家长的钱,骗老师,甚至偷钱、抢钱,使出千方百计,就是为了上网,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明知上网成瘾是有害的,但仍不肯放弃上网。
因此,网瘾患者根本不应被划为精神疾病,这与患有酒瘾、毒瘾的人不能被界定为“精神病”是一个道理。
陶教授直指,有些医院和专家试图将网瘾界定为“精神病”只是为了他们的一己私利,毫无科学性可言。
陶然的解释是,网络成瘾是指每天以非工作学习目的,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受损和戒断反应,可伴有生理变化和躯体症状。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疗中心已通过3000例医学研究证明,网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神经类疾病。患有网瘾综合征的患者,其心理都是病态的,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
陶宏开近年走访了140多个城市,免费为6000多名网瘾患者进行了心理辅导,所有成功的案例都是通过心理沟通、行为矫正来完成的,无一例使用过药物。
他说,心病就用“心药”治,明明可以通过心理沟通和行为矫正就可以治愈的疾病,为何要对那些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随便滥用药物?!让他们的身和心都受到伤害。
他强调,制定网瘾标准固然重要,但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尽快找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根本原因,积极制定相关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才是当前网瘾问题的关键所在。
陶然表示,网瘾需要专门的病房和极大的毅力进行戒除。而单纯的心理疏导是不行的,要让患者、家长以及全社会知道这是一种病,要转变观念。
据陶然介绍,网络成瘾的病人五羟色胺都是失衡的。五羟色胺是大脑中控制情绪、心境的元素,管理心理和情感的最主要物质。网络成瘾的病人都表现为情绪、心境的失控,当不上网时就会烦躁不安、心情焦虑,从而出现抑郁、自闭等症状。孩子长时间的上网刺激就会导致更多的五羟色胺产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