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田11月25日电 题:德国母亲中国儿 半世纪后的相认续写中德情缘
记者 柴燕菲 实习生 方心怡
四川汶川地震过后,一位特别的德国母亲寄来100欧元。对于中国,她有着深藏心底的微妙感情,因为在中国,生活着她的骨血,这个遥远的国度,也因此在心中拉近了距离。
这是一个长达59年的故事。
小鸟离巢,哀莫哀过生别离 这位德国妈妈名叫BRAND。
1934年,24岁的BRAND遇到了来自浙江青田的旅德华人陈铭奎,当年陈铭奎49岁。那时,年轻气盛的陈铭奎在旅德华人中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旅德华侨商会的会长,在BRAND的眼中,这位中国青年更是一表人才。很快他们相爱了,将一段才子佳人的热恋演绎得如火如荼。
1950年7月18日,陈铭奎与BRAND的爱情结晶诞生了。这个混血儿叫陈耀东。高挺的鼻子,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模样人见人爱。BRAND看着这个新生儿,满是幸福的为他取名PETER。在德文中,PETER是小鸟的意思。但是,年轻的母亲没有想到的是,一语成谶,刚刚出生没多久的PETER真的像小鸟一样,和丈夫一起离开了她。失去挚爱的丈夫和新生的儿子,BRAND心中满是伤痛。在无数个以泪洗面的夜晚之后,她封锁起心门,决意忘记这段往事,从此决口不提。
如果说,PETER会真的像小鸟一样离她而去是BRAND所没有料到的,那么她更加料想不到的是51年后,这只小鸟仍会飞回她的身边。
离开CHEMNITZ城之后,陈铭奎带上陈耀东在德国的出生证明和一张BRAND的照片,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来到了柏林。年幼的陈耀东需要照顾,陈铭奎又与德国女子玛达结合了,不久小耀东又有了妹妹玛利亚(中文名字陈耀媚)。爸爸、妈妈、妹妹,一家人其乐融融,陈耀东很自然的把玛达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而对于生母BRAND的记忆,也渐渐的被埋藏在了内心最深处。
一纸往事,勾起赤子认母情思 1957年,祖国的改变呼唤着客居海外的游子。舍弃了德国艰苦创下的财产,告别了玛达和小女儿玛利亚,陈铭奎带这陈耀东又上路了。这次,陈铭奎带着陈耀东回到了故乡——浙江青田。这儿有着陈铭奎阔别了24年的发妻夏松杏。在青田县山口镇大安村这个美丽的小村子,陈耀东这个流着一半德国血液的洋娃娃又有了一位新妈妈,一位中国妈妈。
光阴荏苒,在大安村的这些年,除了面容上的与众不同外,陈耀东已经完全融入了这儿的生活。面包牛奶被五谷杂粮替代,纯正的德语也已经忘记,换成了淳朴的乡音。生活的剧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耀东看到了自己的出身证明和生母BRAND的照片,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对于母亲的想念被激发。于是,陈耀东开始了他的寻找生母之路。
1999年,一位叫詹雪瓯的女华侨和她的德国丈夫回到青田过春节。陈耀东听说后,立即前往打听。这对夫妻听了陈耀东的身事后,深深的被这人间无法割舍的情感打动了。他们表示,回到德国后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陈耀东打听他母亲的下落。要在一个国家寻找一个失散几十年的人,难度就像是海底捞针一般。但是即使希望渺茫,陈耀东心中仍旧多了一些盼头。
2000年2月23日,一份简短的海外传真给陈耀东带来了希望,辗转通过在柏林的侨胞林克琴女士,母亲找到了。被陈耀东的身世所打动,林克琴女士决定亲自去一趟CHEMNITZ城。那天,天空下着雨,但是他们的诚意并未能融化BRAND心中的坚冰,老太太否认了往事。
得知母亲健在,陈耀东心底有了丝丝安慰,魂牵梦绕,母亲终于有了下落,母子重逢还会远吗?但是母亲为什么不愿意认下自己呢?他多么的希望能够重新回母亲的怀抱,将这些年的生离别全部补回来啊!
2001年9月,青田县委、县政府委派去欧洲考察为当时身为青田县侨联主席的陈耀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青田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得知陈耀东的身世之后,特意安排行程最后在德国逗留两天半的时候。亲朋好友们都反复提醒他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德国出生证和母亲的照片,与生母相认。在大家的诚挚祝福声中,陈耀东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相信,母子重逢的这天即将到来。
9月25日,最让陈耀东激动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可能是由于一年前的初访,老太太搬家了,但是她并没有走远。从当地警察局的档案中,陈耀东找到了母亲的新地址。这是他们将奔赴的新目的地。捧着送给母亲的鲜花,陈耀东站在新住址的门口,看着信箱上母亲的名字,心中思绪万千。可能是母子连心的预感,他知道,母亲就在这里。
第一次按响门铃。老太太有礼貌的拒绝了。
第二次按响门铃。“请不要打扰我的生活”,老太太的话语略显生硬。
是否继续按门铃,陈耀东忐忑了。
但是心中怀了那么久的夙愿,又怎么能如此轻易的放弃呢?
终于,BRAND开门了。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陈耀东热血沸腾了,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跪在母亲面前连叩九个响头是他的表达方式。
“妈妈,我就是PETER,就是您失散了51年的PETER。。。”陈耀东哽咽了,他跪着、颤抖着双手拿出自己的出生证明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泣不成声。陈耀东静静的跪在母亲面前,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等待着母亲的回应,这短短的几秒钟,却如同几个世纪。周围的一切鸦雀无声,只剩下这对在半世纪后才相见的母子。
时光倒退,跪在脚下的年过半百的陈耀东在BRAND眼中回到了那个胖呼呼,讨人喜欢的新生儿模样。是的,这就是我的PETER。BRAND心中的坚冰刹那间冰雪消融。50多年后,母亲的双手终于再次摩挲着儿子的脑袋,半个世纪的想念在这一刻爆发,超越语言的障碍,也超越时间的隔阂,母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痛哭相认。
斩不断,是亲情 即使东西两半球,即使时光无情,却哪儿挡得住母子间的亲情?
母子相认,老太太特别的高兴,仿佛年轻了20岁,仿佛又回到曾经。那些曾经努力忘却的过往,其实从未被遗忘。领着儿子和客人们进门,在客厅中,老太太娓娓道来。
多少个夜晚,PETER小小的身影总是在梦中浮现。极力想要忘记,却又总会不经意的想起。这个远在中国的儿子,要是在身边,该成长成什么样子了呢?自从去年有人敲门提起PETER,老太太的心里泛起了涟漪,天天晚上睡不好,期盼母子相认,但是又不想再记起那段曾经,害怕知道最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心中忐忑不安。其实每一次的回绝,都在她的内心隐隐作痛。
此刻的相认、拥抱、亲吻、握手,一连串的亲热动作,使得这对刚刚相认的母子沉浸在属于两人的幸福之中。
2002年和2004年,BRAND前后两次来到中国,也来到浙江青田,陈耀东的故乡。在她的眼中,这是她的小PETER成长的地方,这座“浪漫的小城镇”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地,虽然不曾亲自抚育,但是这儿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儿子成长的痕迹。县城绿油油的田地和巍峨的高山,BRAND左右环顾,都想多看几眼;在儿子的陪同下,天好像特别的蓝,水好像特别的清。在青田,BRAND见到了陈耀东的养母夏松杏,两位老太太拥抱的那一刻,陈耀东觉得从未有过的幸福,少了哪个都不行。小PETER已经成长为大PETER,也已经做了祖父。在这儿,BRAND也见到了陈耀东的妻子、儿女还要第三代。这位德国老太太在青田也有个四世同堂的家。
母子深情,点点滴滴心相通 虽然这50多年的时间里,陈耀东与BRAND没有生活在一起,但是不管是在外人眼中,还是在陈耀东自己的眼里,和母亲都有着无比的默契,丝毫没有距离感。
BRAND在中国的短暂日子里,陈耀东带着她到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地旅游,让老太太也游览下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在老太太眼中庄严、古老的北京,生活速度飞快的上海,美丽的杭州这一切都新奇而亲切。小时候的德语,陈耀东已经忘记,但是语言不通并不是障碍。母子之间,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简单的单词就能互通心意,说起这些陈耀东脸上盛开了幸福花。
为了能够更好的沟通,告诉她这些年里中国的变化,在上海陈耀东特地买了德汉字典和汉德字典,给自己和母亲各一本。给母亲的字典扉页上,陈耀东用中文和德文写着:献给我亲爱的妈妈。装在陈耀东上衣口袋中,写着中文和德文的小纸条,也是这对母子交流的得力小工具。陈耀东不时拿出小纸条,说上几个刚刚学会的德语单词,而母亲想说什么,往往只需要做个手势,说几个简单的德文单词,陈耀东也总是能够立刻理解。旅程中一路温馨的场面,让他们坚信,他们是一家人。
相聚的时间短暂,但是亲情却很绵长。BRAND虽然回去德国了,但是陈耀东和她从未断过联系。语言不通的两个人还能频繁互通电话,也许听起来很神奇。有一天,BRAND在德国一家餐馆用筷子吃饭的场景吸引了几位中国留学生。BRAND不再避讳那段过往,告诉那几个中国孩子,她有一个中国儿子的温情故事。从此之后,这几个中国留学生就成了这对母子之间的传声筒。在电话里,德国妈妈总是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喊他“耀东耀东”,虽然远在德国,却也让陈耀东感觉幸福。
骨肉亲情 架起中德沟通的桥梁 小鸟已经回巢,BRAND的心事也已经放下。老太太说,她没有想到还能找到自己的小PETER,现在她的心愿已了,以后都会生活得特别开心和快乐,这一生,她已经满足了。今年BRAND已经81周岁了。年事已高的她,不能在两国间奔波。但是中国的一切,她却一直关注着。
回到德国后的BRAND在电视上一看到关于中国的节目,便会马上锁定频道,中国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着她,国内有点什么新鲜事,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的中国儿子。
平时BRAND也常和人说起她眼中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已经和旧时不同,不再是旧时德国人眼中落后贫穷的国家,而是那么的美丽。对于中国的人文景观,她也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BRAND在德国的房间也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中国展览馆。挂上字画,摆上景泰蓝,撑起丝绸伞,她要让德国人都对中国有全新的感官。BRAND还说,她会设法联络CHEMNITZ市长,向他介绍青田以及中国的一切,尽她的力量促成青田与CHEMNITZ的联系,让两个城市近一些,更近一些,同时也为中德友好做一点事情。
陈耀东也说,找倒了母亲,他的心愿也已经圆满了。但是在青田侨乡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混血儿,仍旧日夜期盼着与自己的亲人团聚。作为有着同样经历的侨乡的儿子,作为侨联的干部,他希望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能够骨肉团聚,共享天伦。他也希望,这样的异邦亲情能够促进不同的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搭建起更多沟通亲情和友谊的桥梁。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