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降息时机在预料之中,但是央行一次性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却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更让市场惊讶的是,央行的“大动作”不仅出拳重,且各种政策调控工具一起上阵。不仅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还针对不同机构,差别化地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央行还少有地下调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以及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存款利率。加上此前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管控,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几乎倾巢出动。这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是极为罕见的。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大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货币信贷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进而增加市场信心,引导预期。
货币政策“大踏步前进” 在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央行多偏好于选择“小步快跑”的调控方式。即便是在去年流动性过剩状况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央行仍然采取了逐月上调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收缩流动性。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央行选择了“大踏步前进”。央行此次下调108个基点的存贷款利率,相当于往常的4次降息幅度。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指出,在当前宏观经济快速下行、通胀已经不构成威胁的背景下,在短时间内大幅降息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刺激微观经济,对整个宏观经济是重大利好。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解学成则分析说,前三次降息,基本上是跟随欧美国家一起降息,而这次主动、大幅度降息,表明中央已经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刺激内需保经济增长的方向。
资料显示,8月份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大幅下降标志着经济正在趋向偏冷,总需求开始大幅度收缩。三季度GDP增速也回落至9%,部分机构更将明年的GDP增速预测调整到了7.5%。解学成指出:“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应该是果断出手的时候了”。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变得更加偏“宽松”。这是为了鼓励增加贷款、增加生产、消费,希望尽快扭转经济惯性下滑的趋势,力保4季度和明年1季度的增长。
动用多种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足 在央行此次公布的系列调控措施中,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和下调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是比较少见的。央行网站资料显示,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上一次调整是在2002年,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调整也是在2005年。尽管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调整相对较为频繁,但最近的一次调整也是在2008年1月份。
业内人士指出,上述四项措施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样,都是为了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鼓励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
据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估算,此次央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后,预计可释放资金6000亿元。
央行在不久前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还表示,将考虑运用TAF等工具对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年内再次降息可能性减小 央行一次性大幅降息的措施,使得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减小。
庄健认为,年内再次降息的可能性非常低。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但他同时指出,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如果12月份的数据还是很不好,不排除央行年内再度降息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不大。到明年1季度结束,还有4个月,我认为这4个月内再降100-150个基点也是可以考虑的。”高善文说。
庄健也表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但他认为,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否则调整过于频繁,一旦情况出现逆转将比较麻烦。
与前三次降息不同的是,此次央行降息的背景因素中,并没有美国大幅降息的影响。对此,高善文解释说,中国相对来说存在一些外汇管制,再加上经济周期,因此利率水平方面与美国不见得是同步的。
他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利率政策应该还是相对独立一些,不见得需要考虑利差。他强调,对于利率政策来说,下一步要集中关注国内经济周期的情况,不太需要考虑汇率的牵制,因为市场现在也并不预期汇率会很快升值。(记者苗燕但有为)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