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二维成像探测雷达
透视眼探测器
背负式驱散器
新型瞄准具
“强光爆震弹”、“眼镜蛇隐蔽侦察攻击系统”、“背负式防暴喷雾驱散器”等一批新型警用装备,如今已成为武警官兵手中震慑犯罪、打击恐怖分子的“精兵利器”,在反恐处突一线显示出强大威力。近日,笔者走进武警部队锻铸“利剑”的研制基地——武警工程学院,亲身感受了“科技强警”的魅力。
抗干扰与侦察装备—— 小巧灵便身手不凡 实战扫描渭水河畔,一场实装对抗演练正在进行。一犯罪分子躲进一建筑物负隅顽抗,前指决定起用代号为“眼镜蛇”的侦察攻击系统。
很快,现场图像信息通过“蛇身”微波传输系统传出,为指挥部及时提供第一手资料。指挥部果断下达攻击指令,随着一声枪响,位于“蛇头”的子弹准确击中目标。
科研实录处突现场既是战场,又是检验场。“眼镜蛇”系统,正式名称为“眼镜蛇隐蔽侦察攻击系统”。课题组长张殿富教授告诉笔者:这套系统立足于处突中的实战需求,着力解决武警部队在处置劫持人质事件中隐蔽侦察、攻击和在抗震救灾中搜寻被困人员等实际问题。采用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不但可以现场通过视频显示,还可以通过微波传输使远离现场的指挥人员在不同的位置接收到实时图像。系统前端设有攻击装置,操作人员可根据视频图像进行瞄准,锁定后可在后方击发子弹。即便在光线暗淡的条件下,借助红外线发射装置,显示器仍可清晰显示现场情况。整个系统小巧灵便,便于值勤人员携带。该院杨正武院长介绍,学院立足武警部队处突、反恐作战需求,瞄准国内外警用防暴装备发展前沿,选派技术骨干出国考察警用装备现状。从2005年开始,学院即对部队急需的通信、侦察、测毒、夜视和救护装备等相关的10大类64个项目立项,目前正式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的已有20多项。2006年,学院108个项目通过各级立项,首次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反恐科技专项课题等重点课题。2007年,学院承办首届全国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展示的近百种非致命警用装备中,该院囊括四成,并在相关领域达到国际水平。
生命探测装备—— 战场救援凸显人性化 实战扫描深秋,一场模拟地震灾害救援的特殊演练在该院拉开帷幕,学员们手持研发的“隔墙二维成像探测雷达”、“人体呼吸探测仪”等先进设备,开展搜索、救援行动。搜救分队手中的装备,可穿透墙壁、废墟、建筑物,甚至能准确识别到地下10米人体的呼吸、心跳和体动等生命信号。
科研实录处置自然灾害是武警部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类似汶川大地震中对生命的搜索与救治,凸显出生命探测装备的重要性。为此,各国政府都极为重视此类装备的开发。
谈及此,该院政委张剑萍介绍说:“武警部队不仅肩负处突、维稳等任务,同时应对自然灾害、救治人民群众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更是职责所系,义不容辞。怎样又好又快地救治受困受灾的群众,把党的关怀与温暖及时送达给群众、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也是警用装备研发中需要始终贯彻的思想。”在此理念影响下,该院研发的“人体呼吸探测仪”于2001年被武警总部立项,列入“十五”期间重点研发项目。笔者了解到,该项目成果可穿过墙壁、废墟、建筑物和非金属覆盖物等,准确非接触识别人体的呼吸、心跳和体动等生命信号,适用于武警部队的战场救援、灾害营救等任务,并有利于部队快速反应,及时挽救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5年,该系列装备通过由总参某部、公安部、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技术评审。笔者在该院“隔墙二维成像探测雷达”演示现场看到,该装备成像系统采用先进的超宽带雷达体制,具有隔墙隐蔽侦察能力,可实时显示建筑物内人员目标的距离、方位等二维图像,并且探测精度高、距离远,小巧轻便,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巷战、灾害救援等领域。
强光爆震弹—— 犯罪分子闻“声”丧胆 实战扫描子夜,一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宁静的夜空。由该院毕业学员组成的一场模拟反恐演习正式登场。“恐怖分子”借助有利地形拒不缴械,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前指”决定发射强光爆震弹。瞬间,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整个夜空亮如白昼。“恐怖分子”顿时瘫坐一团,束手就擒。
科研实录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并尽可能迅速制服罪犯,减少伤亡,始终是该院装备研发关注的重中之重。
据笔者了解,新型非致命武器不同于传统武器,主要通过攻击人最薄弱的部位,对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进行干扰,使人员丧失攻击能力。该院生产的强光致盲爆震弹在掷出后,发出强烈的闪光和高达180分贝的巨响,使罪犯在半小时内暂时失去听觉、视觉,只能乖乖束手。该院科研部部长田小利介绍说:“构思在前沿、预研在一线、攻关在院校、应用在部队”的科研思路,建立了严格的科研立项制度,确定的立项必须经专家组评审,成果有了雏形,必须到部队试验论证,不符合实战需求的坚决予以淘汰,确保科研立项过得硬。
该院从提高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入手,以新时期反恐、处突斗争技术准备为重点,根据武警总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规划,主动与部队联合,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的协作机制,开发出一批部队急需的攻击型警用装备,形成了系列化、多品种的科研成果。
值得称赞的是,该院本着“不为拥有但为所用”的思想,2007年聘请总参某部李德毅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徐更光院士担任客座教授。在两名院士全力推动下,2008年,该院33名一、二层次人才库的优秀人才,担纲研制的课题60余项,占全院全年申报课题的73%,真正成为学院科研的主力军。“红缨在手,何惧苍龙”。科技进步的曙光让处突一线的广大官兵如虎添翼。(照片提供:翟晓军、邹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