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于11月27日下午2:00,在铁道部运输局调度楼一楼召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新闻发布会。铁道部陆东福副部长、计划司杨忠民司长、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出席发布会并接受记者采访。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 王勇平: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铁道部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的主题是有关《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的情况信息。
大家知道,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实施以来,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一大批包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区际铁路干线和西部铁路相继开工,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等一些重点工程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京广客运专线和兰渝铁路、贵广铁路等许多重点工程正在紧张建设当中。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战略部署和要求,铁道部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在国家批准的综合交通规划框架下,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多次组织论证会,形成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得到了国家的批准。这对早日建成完善发达的铁路网、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运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欣喜地看到,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许多像京津城际一样的现代化铁路将陆续建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环境将变成现实。下面请陆部长向各位介绍《规划》调整的相关情况。
铁道部副部长 陆东福: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铁道部刘志军部长,向长期以来对铁路事业支持、关心、帮助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社会各界、各行各业都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而献计献策、务实工作形势下,我们有机会向新闻媒体介绍全社会关注的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的情况,感到十分荣幸,规划调整方案的公布实施不仅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对当前加快铁路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中国铁路进入加快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提前一年建成通车;以动车组开行为标志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大秦铁路重载运输年运量已突破3亿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更是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到200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将达7.9万公里,预计完成客运量14.5亿人、货运量33.1亿吨,较2003年年均分别增长8.4%和8.2%。
但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相比,铁路网整体能力和服务质量的瓶颈制约仍未根本改善。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对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了积极变化。
早在2006年,国家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铁路发展”。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综合交通网规划》,提出了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的发展新目标。
铁道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协调下,结合我国的国情、路情,高度重视综合交通网规划的衔接协调,借鉴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各省区市意见建议,对规划调整方案进行了统筹协调、系统优化。今天公布的规划调整方案是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论证、审批过程,汇集了社会各界的意愿智慧,凝聚了铁路专家学者的真知卓见,体现了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
调整规划以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基础,是2007年中长期综合交通网规划的展开与细化。调整规划明确了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的路网结构与布局方案,提出了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规划目标。这次规划调整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发达的快速客运专线网,迅速释放既有线的货运能力,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格局。届时,全国中心城市间一小时、二小时交通圈的同城效应将进一步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革,给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区际和西部国土开发性新线建设力度。规划调整方案扩大了西部路网规模,对加强区际联系通道,完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铁路通道,完善中东部路网结构进行了系统强化,规划建设新线由1.6万公里调整为4.1万公里,铁路网覆盖了全国20万人口以上城镇。各区域之间客货运输能力全面提升,特别是为老、少、边、穷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劳动力转移、脱贫致富提供基础了条件,较好地体现了铁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益性特征。
三、贯彻国家能源战略,全力构建煤炭南送东运的多通道运输体系。围绕十大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对煤运通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强化完善。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后释放的既有线能力主要用于煤炭资源类运输;新增 “三西”地区煤炭由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和港口后方通道建设,新增新疆地区煤炭外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可逐步达到23亿吨以上。
四、注重科技创新,系统优化,更好地发挥干线与枢纽、移动设备与固定设施的协调、配套的铁路网络优势。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统筹利用新线和既有线路资源,我国铁路的复线率、电气化率将分别提高到50%和60%,使铁路网技术结构更趋合理,形成标准统一、设备联动、技术经济、安全可靠的快速客运、重载货运和双层集装箱通道,中国铁路特有的速度、密度、重载运输高效率协调,将在更高水平上得到兼顾发展。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铁路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投资和需求拉动效应十分突出。全面落实调整规划,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当前经济发展,而且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发挥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对于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责任重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
第一,突出规划的指导性,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在加快铁路建设过程中,确保安全,提高质量,重点有序推进各项工程。
第二,注重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以及公路、民航和水运、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和互补,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货主,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整体优势,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第三,依法规范建设,自觉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坚持集约节约用地,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耕地;严格执行水源保护、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国家文物保护乃至城市噪音污染防控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执行保障征地拆迁群众利益的补偿规定,发挥铁路节能环保优势,为加快铁路建设创造和谐环境和条件。
第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深化投融资改革。通过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改革,扩大市场开放,加强监管,把铁路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起来,高效地推进铁路建设发展。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大局制定的一个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路网规划,它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这次规划的调整必将对推进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尽快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综合交通网,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也对当前加大铁路建设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