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重庆《红岩》杂志社总编室主任、散文作家王英(笔名越儿),在成都参加笔会后,回到重庆的家里,从14楼纵身跳下,结束了她38岁的年轻生命。
她的死因,被猜测是受“过分玩笑”中伤所致。但无论何因,一个有才华的女作家以决绝的方式离去,令人叹息,也令人深思。
据了解,在出事前,王英于11月22日到成都青白江参加“川渝第二届散文家论坛”。但在11月24日上午9时左右,王英从宾馆出来独自打车离去。
王英的爱人寇德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王英回来后曾告诉他,在笔会过程中,有人开她玩笑,出言讥讽她,有的玩笑很过分,让她受不了。24日上午,因不堪嘲笑,王英一气之下从成都直接打车回到重庆。回到家后,王英一直在哭,多次说自己是“清白的”,言语间充满绝望。不管他如何安慰劝解,王英的心情都难以平静。
25日下午1点,在家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王英突然从14楼的家中跳下去,当场身亡。随后,王英的遗体送到重庆菜园坝安乐堂。据王英的亲属介绍,王英夫妻俩平时感情很好,出现这种意外,大家感到很突然。
获知王英去世后,重庆等地的文友或撰写博文,或发表文章悼念王英,表达了惋惜和难过之情。
吊唁现场气氛悲切 亲属拒绝部分作家前往吊唁 记者昨日致电重庆《红岩》杂志社,但电话一直都无人接听。记者随后拨打其中一名负责人的电话,电话在响一声后就被挂断,后来则关机了。随后,记者与重庆作协取得了联系。当知道记者是了解王英一事时,一名工作人员说,他对王英的事情一点都不清楚。作协的领导不在,听说是去重庆菜园坝安乐堂吊唁王英了。这一点,记者从一名在安乐堂现场的人士处得到证实。26日来参加吊唁的大都是王英生前的亲朋好友。现场的气氛很悲切,来吊唁的人都觉得很伤心,很惋惜。今日上午将进行王英的遗体告别仪式。
该人士还告诉记者,之前有传言说,王英的亲属拒绝此次一同参加散文家论坛的作家前往吊唁的消息不尽准确,具体应该是谢绝参加此次论坛的成都作家来吊唁,26日下午已经有不少重庆的作家、文友前来吊唁,也包括参加了这次论坛的一些作家。
朋友回忆:这是一个好姑娘 一见着面,她就能让人开心 “可爱的越儿,你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悲伤,希望你在天堂过得快乐。”得知王英自杀的消息后,难以抑制住悲伤之情的程彧在重庆文学朋友经常聚集的一个论坛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程彧是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王英生前的好朋友。昨日,当记者联系上程彧时,他的情绪还是很低落。程彧告诉记者,他是25日晚上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才知道王英选择了那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当时就傻了。王英是一个多么单纯、快乐的人,怎么就会……”
程彧和王英是在论坛上发表文章时认识的。“她的感情很细腻,文笔很好,人很活泼,是一个一见着就能让人开心的好姑娘。”程彧还清楚地记得5年前他第一次见到王英的场景。当时,许多论坛的文友在参加了重庆第一届啤酒节后组织了聚会,王英也来了,“很远就听到她的笑声,很可爱,就像一个天使”。
死因之说:不辞而别有因 曾给爱人发短信“人言可畏” 记者了解到,重庆此次赴成都参加笔会的作家一共有22位,王英在去成都的路上还很开心,还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看。在宾馆,王英称自己那几天睡眠不好,在参加完笔会活动之后的狂欢活动上,一贯没有什么极端举动的王英很早就回到房间去了。第二天早餐的时候,大家说话她一言不发,早餐后大家上大巴才发现少了她一人,从监控录像得知王英已经打车离开。
在重庆的作家离开成都时,大家都在火车站等王英,等了半个多小时,打电话也一直没有回复,还专门留了一个人在火车站等王英,后来一直没有联系到,没办法他们就回重庆了,结果后来才晓得她自己回了重庆,跳楼身亡。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去参加笔会的作家透露,王英在参加笔会中途收到一条短信,突然脸色就变了,也不说话,其后就消失了。
一位和王英深交的作家称,王英性格很好,能有这样的举动,肯定是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据知情人士透露,王英在回重庆的路上曾给爱人发短信,内容大意为她是清白的,“人言可畏”。该知情人士还透露,王英父母说,女儿回来后曾告诉他们“某某”是坏人,但具体是指谁,她的父母不肯透露。
25日有报道说,是因为王英在参加笔会时,不堪嘲笑才选择了跳楼。原本,程彧也收到了参加“川渝第二届散文家论坛”的邀请,但由于个人原因最终未能成行。对此,程彧表示,由于没参加论坛,他也无从得知,笔会上到底有谁说了些什么。王英到底因为什么这么做,他也不知道具体原因,“按照我对她的了解,就算受到什么嘲笑,她也不会选择这么极端的方式。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那么就可以想象个别人所谓的开玩笑,是多么的伤人。”
对于流传的王英有抑郁症一事,程彧表示,告诉他消息的朋友也是那样说的,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发现这个迹象。“在我们周围,凡是跟她熟悉的,没有一个不说她好的,都为这个事情难过。圈子里的朋友也已经在组织悼念的事,我会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程彧说道,言语里充满难过之情。本报记者吴成贵狄蕊红
-记者手记 在天堂,你一定要快乐 38岁的王英离去了,亲朋悲伤不已,文友无限惋惜。
王英的朋友们说,王英就像一个天使。那么在天堂,王英,你一定要快乐!
善待生命,是种责任 王英不是第一个用“自杀”这种方式离开这个人世的作家。许多人都从作家的作品里认识到,要热爱生命。但教我们“热爱生命”的一些作家却用“自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作家自杀的原因有许多……每一个理由是否都足够“充分”,但其实,也经不起推敲。作家作为一项职业,一种身份,他们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精神食粮”,给人们以思考、启迪。他们在创作精神作品的同时,也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可以说,作家的人生,也是自己的作品。读者们不仅要读作家笔下的作品,更会把作家的人生路当作品来读。那么,善待生命,就不仅仅是作品的主题,更应该是人生的责任。
作家自杀,难免会让一些正在文学之门前徘徊的“准作家们”,甚至读者,对这个世界,对自己追求的理想产生怀疑。作为作家,是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这种责任意识,在走上作家这条道路的时候,就应该根深蒂固地烙在灵魂深处。善待生命,是种责任!
善待“隐情”,更珍惜生命 我们不能说王英太过脆弱。在朋友眼里,她不会因为几句玩笑和嘲讽的话就自杀。除非,那些玩笑真的太伤人了。
哪个人敢说自己没有“隐情”。在内心,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留个位置,专门放置那些只能自己或极少数人才能知道的东西。也许,这个东西仅仅是一个小秘密,也许,这个东西是一个足以让你悲愤欲绝的“阴影”。一不小心,或者歪打正着,这个“隐情”被人触动,甚至公布于世,你因此气愤,继而伤心难过,甚至可能失去理智。
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样的“隐情”可以用来交换生命?没有,任何私密也不足以用生命交换。
无论王英有无“隐情”,但生活中很多人会有,那么,请让我们善待自己的“隐情”。让我们记住:“隐情”是属于你的,生命也属于你的,但在生命面前,“隐情”永远排在后面!吴成贵
-网友悼念 生命之花凋谢令人叹息…… 沉鱼:越儿越儿!为什么会给大家带来这样一个震惊的消息!越儿是一个婉约细致的可爱女性,在重庆女作家中,她具有一种少有的知性美与感性美的重叠。每次聚会,她总是甜美地笑着,在一边和姐妹们聊悄悄话,从来也不站在风口浪尖。希望以后再也不要听到这样的消息!
程彧:可爱的越儿,你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惊讶和悲伤,希望你在天堂过得快乐。
眼镜:老大姐再为你点上永恒之烛,一路走好。
大车:沉痛悼念我们共同的朋友越儿,祝愿她在天国过得快乐。
文佳君:11月22日,你来成都参加第二届川渝散文家论坛,“马识途了老”来了,“李致致公”来了,文友们争着去合影,你却安静坐旁边。因我从灾区来,也没了去年的活跃,也没去和你多说话,没想到,这一生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说话了。我对你的记忆,还停留在去年的11月。因我俩是论坛活动年轻参与者,三十好几的人了,还被大家称为金童玉女。
城南旧事:一朵年轻的娇艳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凋谢了,让人叹息、悲哀和遗憾!
雅兰:越儿,你这样值得吗?难道你的承受力这样脆弱,人言是可畏,要坦荡面对,不怕别人说什么,心中无愧。噩耗传来,让我们成都的朋友震惊,当我们要离别青白江时,在汽车上足足等待,寻找了你半小时,担心牵挂,想不到你走入了不归路,我的心情如此沉重,惋惜!
-王英作品 26日,网上同怀纪念馆已经有许多网友悼念王英,名为大车的网友贴出越儿(王英笔名)的博客地址。记者点击进去,发现王英的博客从2006年4月之后就再没有更新,被置顶的就是下面这篇《我苦,故我在》,此文文笔细腻,读来令人唏嘘。王英的博客再也不会更新了……
我苦,故我在 阳台上不知几时收了那么多的蒲公英,没过多久又蔫下了。轻轻翻动,那些蒲公英的种子就忙不迭地起身,四下纷飞,随遇而安。命运随风,一俟落下,便是此物终生。“我苦,故我在。”这苦物也算是苦得执拗,彻头彻尾,无一处不苦,可花开明艳,漫山遍野都是。
苦物大多于身体有益,长辈如是说。然而遇上顽疾,多少蒲公英也无济于事。
路口诊所的郑医生把脉半晌,神色凝重:气虚血燥……还有……季节性病症……你……对春天过敏?半晌,又喃喃道:也不过是常说的血热,清热凉血嘛。然而谁都知道,凉血并不简单,不比凉茶,一走了之。
六服中药,每服煎三遍,内服;药渣制水,早晚洗面,药尽其用。辅以茶疗,菊花茶,多喝,有事无事都喝;再配龟苓膏;再者,心情舒畅。药方如天书,取药入锅时,方见蝉蜕啊,蜈蚣啊,还有蝎子样的毒虫,令人望而生畏。暗自思忖:这就叫以毒攻毒?一想到每日定要反复饮那些熬炼出来的“毒汁”,真是苦不堪言。忽一日,心生怪念:长此以往,不就成了百毒不侵任我行?每念及将来,便捏了鼻子,闭了眼睛,只管胡乱吞咽下去。
如果说那些虚热至此可以安歇,再多的苦横竖也可饮尽。怎料到在这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时节,暖风也再次将内里的虚火点燃,由里而外,映红了人的脸膛———血在烧,殃及整个城池。常常在暗夜里用冰凉的双手捂住滚烫的脸颊:会好的,过了这季,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人欲静,而风不止。
那都是怎样虚旺的热火啊,药汤灭之,春风生之,经年不绝……
直到有一天,凉了人的血,冷了人的心。硝烟散尽,但见宁静居所。
我苦,故我在。(本报有删节) (来源:华商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