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近日报道说,印度政府一位前安全官员分析认为,印度与中国在一些方面存在利益矛盾,可能导致军事冲突的发生,甚至可能出现核武器的使用。他还提到,印度在靠近中印边境地区挖隧道部署“烈火”弹道导弹,可帮助印度实施二次核打击。
但现实情况是,印中关系正在稳步发展,尤其军事友好往来增多。而且,印中核战略均强调不对它国首先使用核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不可能为了某些局部利益发生战火,更不可能发生核冲突。
印安全专家耸人听闻 据印度《新喀拉拉邦报》19日报道,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卡纳德近日谈到新发行的《印度核政策》一书内容时称,由于印度和中国存在利益矛盾,无法排除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他建议印度军事智囊团把战略重点从巴基斯坦转向中国。声称印度需要发展战略核打击力量,包括运载核武器的轰炸机。
卡纳德说到印中利益冲突包括对全球自然资源的争夺,他说,中国的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然而中国可能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大坝,把水引向严重干旱的北方,将直接影响印度东部阿萨姆和西孟加拉等邦。此外,中国正在全世界与印度争夺石油等自然资源,最远争夺的地区是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卡纳德还披露说,印度已在中印边境山区开凿了两处隧道,用以部署该国“烈火”中程弹道导弹,而且“印度还在建筑更多此类工事”。他说,这些隧道可帮助印度实施二次核打击,因为中国的热核武器无法将山体“蒸发”。
与两军友好关系相背 卡纳德大谈印中“核冲突论”,是与印中两国正在发展的军事友好关系相违背的。今年以来,印中军事友好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据印度《印地语新闻频道》近日报道,印中军事交往正在增强,可能在对付地区恐怖主义等方面拟订共同的安全措施。本月18日,印度陆军小组前往中国北京,为两国陆军第一次在印度举行演习确定最后的细节。去年12月,两国陆军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了联合演习。本月初,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首次访印,会晤了印度国防部长、海军参谋长和陆军参谋长等军方要员,并第一次参观了印度海军唯一在役航母“维拉特”号。与此同时,印度空军参谋长梅杰本月初首次访问中国,随后参观了珠海航展。这是多年来中印军方高级官员第一次同时展开互访。
随着两国军事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军将进一步增进了解和信任。在这种友好气氛中,两国为了某些局部利益而燃起战火的基础根本就没有,更不可能发生核冲突。
与两国核原则不符 印中两国均拥有核武器,然而,对核武器的使用均有严格的规定,根本就不存在卡纳德所说的随便使用核武器维护个别利益的可能。
中国于2007年12月发表了国防白皮书,首次公开中国的核战略是:坚持自卫防御,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有关禁止核试验的规定,公然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谴责。迄今,印度已拥有多种核武器,作战范围可达几千公里。然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于1999年8月公布了印度核武器学说: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建立有效、可靠的核力量,阻止任何国家对印度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只有印度及其军队遭到核打击,印度才使用核武器进行还击。
不难看出,印中两国均强调核武器主要用于威慑,不会对他国首先使用核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与中国即使存在某些利益矛盾,也不会违反核武器使用原则而公然使用核武器作为解决某些问题的手段。况且,某些利益冲突只是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平解决。
新闻分析 利益驱动下的哗众取宠 作为印度安全问题专家,卡纳德应该很清楚印中是不大可能发生核冲突的。卡纳德大谈印中“核冲突”论,是出于利益考虑。
首先,他很可能是在为宣传自己的主张而造势。他的新书《印度核政策》刚发行,需要舆论扩大影响力,尤其需要一些吸引他人眼球的与众不同的说法,才能促进销售,扩大其知名度。其次,随着印中军事友好关系的发展,必然触及一些集团的利益,卡纳德试图为某些利益集团“摇旗呐喊”。事实上,印军内部一些官员长期利用“中国威胁论”扩充自己的实力。
几十年来,世界先后有多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然而,由于核武器拥有前所未有的摧毁力,在二战结束后60多年里,人类从来就没有哪个国家使用核武器进行作战,核武器成为遏制工具。
在世界几次比较大的军事冲突和战争中,一些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曾多次试图使用核武器,但最后不得不予以放弃。
任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无法承受由核武器使用造成的无辜灾难,包括给对手国家无辜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对方使用核武器反击给自己国家无辜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因此,印中两国即使在一些方面存在利益冲突,也绝不至于用核武器解决。(聂齐)《世界新闻报》
原文地址:https://blog.people.com.cn/blog/c1/s138329,w1227688979892551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