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张艺 安蓓)2008年,以原油为标志性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演了“过山车”般的行情。原油期货价格在年初升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后,一路上涨至7月11日147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后,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又跌至50美元之下,振幅超过60%。
价格的暴涨行情造成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和“油荒”频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未影响中国总体经济的平稳增长。然而,在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近50%的现实面前,国际上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中国工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上半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汽油、柴油供应紧张,煤价高企令火电企业买不到原料,一些地方拉闸限电,给中国经济正常运行带来干扰。
年中以来,金融危机的升级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一轮暴跌。北京中期期货公司总经理母润昌认为,世界能源行业面临着一轮洗牌过程,能源终端产品需求的急剧萎缩令企业库存严重,企业面临前期原材料成本难以向下游产品转移的压力。中国企业也不例外,资金流动不畅、经营链紊乱成为目前众多中小企业遭遇的难题。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出特色产品应成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在危机面前的突破口。
他同时指出,在经济衰退阶段大宗商品可能会在低位震荡,而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一个商品牛市又会来临。对我们国家来讲,不妨抓住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的有利时机,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油、金属等战略性资源。
今年中国经济在经受住世界能源危机考验的同时,能源定价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中国对成品油、电力、煤炭价格实施管制或者价格干预,原料成本的上升无法顺畅地转移到下游产品上,越生产越亏本的状况影响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导致能源供应遭遇紧张局面。
中国能源价格市场化的进程一直迟疑不前,其中一个较大障碍在于,在国际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状况下,中国能源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会给相关行业造成较大冲击,从而增加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晓明指出,投机资金爆炒商品期货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以国际油价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在一段时期内将稳定在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为中国能源价格机制的改革创造了机遇。
他认为,完善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是保证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定价应该体现公平原则,让价格确实反映资源型产品的稀缺程度,抑制不合理需求。把握时机,推进包括开征燃油税在内的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理顺中国能源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增强中国相关行业应对国际价格波动的能力。
以石油为典型的资源日益趋紧,能源价格上涨的长期趋势始终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2007年,煤炭和石油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分别占69.5%和19.7%,目前中国近一半的原油依赖进口,电力对于煤炭的依存度超过70%。
专家认为,中国若不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不仅进一步加大对国内资源环境的压力,也给国际资金进一步推高商品价格提供了借口。
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中国万元GDP能耗相当于美国的2倍、欧盟的4倍、日本的8倍。中国节能空间很大,发展更高效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是积极应对高价能源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他说,“比如柴油车的节油效率要比汽油车高25%到30%,新的柴油技术已经解决了以前柴油车冒黑烟、高噪音问题,不妨进行推广。欧洲轿车柴油化趋势非常明显,在新注册的轿车当中约占50%。”
中国已经设立到2010年煤炭回采率达到50%以上、原油回收率保持在30%以上的目标。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时间和决心。当经济发展遇到世界能源紧缺的难题时,节约优先、效率为本是我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必须坚持的原则。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