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在江南,见惯了顾盼生姿的风摆垂柳,当采访车刚开进“大漠孤烟直”的戈壁滩时,漫无边际的开阔掀开心中大漠,揽怀九月的情怀,素有“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周身极富质感的裂痕,如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久违的激动令人喉头一紧。
你们把这块原始的土地,建设成为国家试验靶场,你们的成就是巨大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将永远记住你们。
——陈毅 1965年6月
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纵深地带。
这是一片民用地图上没有标明任何字样的地域,古老的黑水河蜿蜒流过。当年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千军万马曾在万顷黄沙中披挂戎戈,血洒疆场。曾被列为中国绝密的我国唯一航空武器综合试验场,数十年来一直隐身在这片无垠的大漠戈壁中。
沙砾戈壁气候极其恶劣,胡杨是唯一能在这儿生存的树木,夏季炎热最高可达70摄氏度,冬季长达6个月。零下30摄氏度是常见天气。“三天刮一次,一次刮三天”的风沙,一场“黑风”过后,一架密封完好的飞机掏出积沙达17公斤,让人谈“风”色变。
就是这个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在大漠深处不动声色的用奇迹创造奇迹。大漠作证,胡杨林静守的这片戈壁,一项项伟大壮举直刺长空,一个个蓝天尖兵书写英雄传奇!
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空爆,他们曾10多次冒着核辐射危险,穿越放射性烟云,到“生命禁区”采样。
完成第一颗人造卫星试验的精度较飞和初始段测量。
为我国一批(批)新型导弹签发“准生证”、“通行证”。
完成了我军第一型第三代多功能作战飞机等高新装备的试验试飞;
成功研制了我国无人驾驶靶机,填补了我国无人机作战领域的空白……
谁说沙漠苍凉无绿,谁说戈壁昏黄无光,50载光阴,在孤独与荒芜之中,在天与地最接近的地方,小草覆盖了沙土和戈壁,绿树伸展蓝天,生命之壮美体验异常深刻,一片树叶的绿,蔓延开来是一片绿洲在舞动生命奇迹。
走过50年历程的基地,如今以现代化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停机坪上,停放着来自空军部队的各型飞机;自行研制成功的各种靶机一应俱全;在指挥中心,数十台计算机银屏闪烁,作为靶场的硬件的三大系统:测量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结果处理系统,已相互联结,汇集于此。靶试中,各种设备全程跟踪、全程监控、全程图像显示。
50年来,在这里共完成各种科研试验任务2800余项,试验各型导弹数千枚,提供放飞各类大型靶机数百架。取得近千项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有296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创造了我国装备发展和军队基地化训练历史上的126个第一,完成40余次全军和空军重大演习演练任务……
走出基地,放眼望去,昏黄浩瀚的戈壁滩上,星星点点的骆驼草,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林,一代基地人锻造出脚下这片仅有的绿洲,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敬礼!改革创新的尖兵,履行使命的官兵们!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