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1月29日电 题:用创新理论带兵育人的模范干部——记武警安徽省总队合肥市支队一中队指导员万四海
新华社记者刘昕、渠宏卿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呀!我想你。”3岁半的万鸿玥拿着一个“喜之郎”果冻袋,盯着窗外说道。
这袋果冻,是爸爸在她3岁生日那天买的,虽早已吃完,但她仍将果冻袋视为“宝贝”,从不离身。
“爸爸很忙,暂时回不来……”妈妈陆芳说完便迅速扭头拭去眼角泪花――武警安徽省总队合肥市支队一中队指导员万四海,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至淋巴……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立志 黑暗中,几位身着迷彩、头戴面罩的身影,悄无声息钻入一栋楼房。几秒钟后,枪声响彻夜空,“恐怖分子”被击毙,“人质”被成功解救……这是不久前万四海所在中队特战分队举行实战演练的一幕。
3年前万四海调任中队指导员时,他和中队干部们面临挑战:中队新组建的特战分队第一次参加总队比武,名列倒数第4。
军人大会上,万四海高声喊出:“说一千道一万,中队建设就是要科学发展,就是要让生铁百炼成钢,是兵就要上战场!”
这铿锵有力的口号,立刻引起官兵们的强烈共鸣。
万四海虽然从未接受过特战训练,但到了中队,他不仅每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还特意参加特战队员的专业训练。一段时间下来,从手语指挥到攀爬擒摔,他样样精通。
当然,身为指导员的万四海从没有忘怀政治主官的职责,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立志。他给自己立下规矩:少去饭馆多上图书馆,少逛超市多去书市,少看电视多去微机室。由于他姓“万”,又总爱问“为什么”,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十万个为什么”。
近年来,万四海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作指导,结合连队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撰写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编写了26份教案,不少被上级作为经验转发……
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正在住院治疗的万四海倍感振奋,特意让妻子陆芳从家中拿来收音机,随时收听实况转播。开幕式那天,为了不耽误听报告,他一大早就起了床,软磨硬缠着医生提前给他治疗。尽管身体极度虚弱,他还是一字一句地坚持听完报告全文。后来,他又让中队把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送到他的病床头,利用治疗间隙,一句一句地学,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记,书上到处留下了他画的圈圈点点。
万四海说:“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是我们部队建设的根本,是管方向的,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创新理论作指导。”
在万四海和中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当初这个倒数第4名的中队,在全总队特战分队大比武时,一跃夺得了总分第2和两个单项第1的优异成绩,中队全面建设也走在前列。
创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新通道” 任司务长时,万四海在日常工作中琢磨出了“营养配餐自动生成系统”,输入当天就餐人数、灶别、气候、中队每天消耗原料数量、市场所能购买到的主副食品和官兵每天训练所需摄取的营养等,系统马上自动生成一张“营养配餐食谱”,炊事员照此食谱制作菜肴,就能确保官兵们每天都达到营养标准。
如今,这套系统已在总队普及。
当指导员后,万四海就开始琢磨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创新。他创建的“官兵思想信息库系统”,就是他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结晶。
一天,战士李锋因与女朋友分手窝了一肚子火,又在训练时被班长批评了几句,气不打一处来,就和班长顶了起来。
李锋的思想变化为什么没有发现?难道就没有一点端倪?万四海脑子里不停地想着这件事。翻开中队半年考核成绩登记本,近期李锋的400米障碍成绩下降了15秒。万四海眼前一亮:军事训练成绩不正是官兵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吗?应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通一条了解官兵思想变化的新“通道”。
说干就干,他找来大学生排长路章耀,两个人一起经过多个夜晚的研究制作,一套“官兵思想信息库系统”应运而生。鼠标一点,官兵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跃然眼前;不同时期的训练成绩构成思想变化的曲线,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
几年来,万四海利用这条“新通道”先后捕捉了28名官兵发生思想变化的信息,并及时地做好了疏通转化工作。
“我往大堤上一站,就是对官兵最好的动员” 2007年8月13日,万四海在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医生责问陆芳:“病人脖子肿成这样,怎么不早点来,难道你看不见吗?”陆芳含着泪水说:“他在抗洪,20天了,昨天才回来。”
早在一个月前,万四海就感到身体没劲,老流鼻血,脖子上长出一个黄豆大的包。由于淮河发生了全流域性洪水,他随即跟随部队奔赴抗洪前线。那些天,尽管脖子上的肿块一天比一天大,但他仍带领中队官兵转战朱大圩、金沟湾、花家湖,不分白天黑夜,连续打了6场恶仗。
2007年7月28日中午,身穿救生衣的万四海晕倒在了大堤上,被几个战士抱着抬了下去……醒来后,他咬紧牙关硬挺着:“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空洞的口号,我往大堤上一站,就是对官兵最好的动员!”
如同战士心中的一面旗帜,万四海总是走在最前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着最好的战前动员。
2005年1月13日凌晨,一监狱两名重刑犯趁着黑夜翻越围墙脱逃,万四海率领追捕小组把逃犯围堵在一个破窑场内。面对逃犯闪亮的匕首、疯狂的叫嚣,他带领官兵毫不犹豫扑了上去,将逃犯制服。
2006年底,中队在支队军事考核中夺得第1名,万四海夺得干部5公里越野课目第1名。
身在病榻仍情注官兵 患病以后,万四海的口腔全溃烂了,头发大把大把往下掉。然而,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却是患病的战友徐小宾。
徐小宾是一中队特战排班长,2006年右腿患上骨肉瘤,动了手术。住院期间,没想到又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一连串的打击,使他的意志特别消沉。
眼看快到退伍时间了,万四海觉得必须跟徐小宾好好谈一谈。趁陆芳不在,他偷偷溜出病房来到支队卫生队。
就这样,他们一聊就是1个多小时。由于口腔溃烂,万四海每说一句话都十分疼痛;放疗反应,使嘴巴特别的干涩,他只好不停地咽口水。
在万四海的鼓励下,徐小宾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地面对人生。退伍回到家乡后,他给万四海写来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中说:“指导员,希望你早日康复,如果下辈子当兵,我还当你的兵……”
一级士官宗治民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平时只喝可乐等饮料,不喝白开水,每个月都让家里寄钱消费。有些带兵骨干认为是典型的“富贵病”,这样的兵难管难带。小宗也一度产生“自己想进步、周围没温度”的孤独心理。
掌握这个思想动态后,万四海走出病房,来到宗治民身边,开始对小宗实施“感情治疗”。他给小宗制订了“喝白开水计划”,每天早、中、晚训练间隙把3杯白开水凉好,亲自端给小宗让他当面喝下去。整整一个夏天下来,宗治民不仅喝惯了“凉白开”,也逐渐改掉了其他的不良习惯。万四海的心里还装着另外一个战士邸杰。邸杰因个子小,多次在越野跑中拖中队后退。万四海在关心邸杰的同时,还提醒班排长要带着情感去关心邸杰。万四海说:假如你是邸杰,你最需要的是什么?绝不是嘲讽、指责、疏远,而是鼓励、开导和真切的关怀!
如今,邸杰已成长为中队的训练标兵,在2007年总队反恐尖兵比赛中获得第5名,并荣立三等功。
万四海处处呵护战士,倾注真情,因为在他眼里,战士是中队建设的基础。寒冬夜晚,他都要给战士掖掖被子,替哨兵站一会儿岗;炎炎烈日,他组织炊事班把绿豆汤送到训练场,把冰镇的茶水送到哨位……
在江淮大地的执勤点上,每个中队的战士都在真诚期盼病情刚刚缓解的指导员能彻底痊愈,再带领战友们在比武场上摘金夺银、维稳处突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王雪)